4/23/2015

讀《披薩:吃的全球史》

  《披薩:吃的全球史》(Carol Helstosky著,衛城出版,2012年)這本小書還蠻有趣的,也很容易閱讀.這本書說的是披薩如何從義大利拿坡里平民食物,在全球化底下,搖身變成征服全世界的全球性商品,在這過程中,美國企業當然扮演了居功厥偉的腳色.
  書裡談到義大利拿坡里披薩的歷史食材做法與當時食用者(多半為窮人)等,但一直到二次大戰後,才傳到全義大利.
  將披薩帶到美國的,是首批開始在紐約街頭販賣披薩的義大利裔移民,數十年後,披薩已成為美國最愛的平民食物,且各種不同風味的披薩陸續誕生,雖說「在地化」也允許飲食創意發生,有時卻也幾乎被改得面目全非.披薩專家Evelyne Slomon 即點出美國披薩史矛盾處:披薩日益普及,手工高品質披薩卻日益稀有,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生產、口味標準一致的冷凍披薩.
  必勝客與達樂美等美國跨國企業將標準一致的披薩帶向全世界,也讓披薩從義大利民族性食品成了全球性商品,雖麻木了消費者品味威脅獨立披薩製造者的生存,標準化披薩卻也是讓披薩風行全球的原因,且歸功於美國行銷與連鎖上的創新,以及自由多變的烹飪方式.
  隨著全球各式各樣的披薩不斷創生,也讓人重新思考披薩的定義:「如果把披薩定義為上面撒有種種配料的圓型麵餅,那現在披薩這種食物可以算是蓬勃發展,只要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在上頭加他們喜歡的配料,披薩就會繼續大受歡迎.不過如果把標準變窄,必須是忠於十八世紀拿坡里披薩傳統,上頭只有幾種特定配料才符合披薩標準的話,那披薩就可能有絕種的危險,可能就真的需要妥善的保護和監控.不論到底何為披薩,披薩長久以來都有相當多元的發展路線:不管是走高級路線還是平價路線,手工製作還是標準化製造,創意做法還是經典做法.披薩具有多重的矛盾特質:它是簡單的義大利料理,是窮人賴以維生的食物;但同時是美國富裕、生活不虞匱乏的象徵.披薩技士地方的食物,也是全球性的食物.既有工廠大量製作的,也有客製化的手工披薩.這些矛盾的特質並沒有阻礙披薩在全球大受歡迎,事實上,或許這些矛盾的特質正是披薩能夠在全球如此普及的助力.」
  「披薩另外一項重要的矛盾特質,便是它一方面使人連結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又區別出特定人口的口味和習慣.披薩流傳到世界各地之後,開始吃披薩的當地人也賦予披薩新的意義.在義大利,披薩是代表思鄉之情的獨特美食傳統.有些義大利人甚至嚴格定義披薩,試圖找出披薩的源頭到底在何處,起始的時間到底是何時.」
  披薩在美國可以反映經濟人口社會及地區上的差異,但在全世界,披薩又將人們連結在一起,嘗試創新,樂於品嘗種種新口味.
  以上特質讓披薩同時是主流與邊緣的食物.
  人的歷史真的很有趣!在全球化底下,全球化與在地化持續發生,不管在哪個領域哪個商品與什麼文化.將「披薩」換成所謂的「肚皮舞」,當中好些現象與爭論其實是雷同的:全球化早已是無法抵擋的趨勢與既定現實,在百家爭鳴的創意與自由創發之後,傳統在哪裡?定義又是什麼?在各自表述中,不妨礙人人各自擁抱屬於自己的價值,滿足自我需求,並以此為依歸,持續發展.從這角度來看,文化研究確實有趣,呵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