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2015

讀《轉山行》

  《轉山行》(Yangzom Brauen著,自由之丘出版,2014年)這本書遠比想像中好看!
  作者Yangzom Brauen本身是瑞士籍演員,父親馬丁為瑞士人,母親索南出生在西藏,六歲即隨父母流亡印度,與作者父親結婚後,移民瑞士,才生下作者.
先前只知這本書說的是在印度流亡藏人的故事,還以為說的是顛沛流離中的修行,然而直到翻開書扉,才知在作者細膩自然的筆觸中,說的既是她自己的家族女性史,包含外婆昆桑、母親索南與作者三代女性的故事,更在家族女性史中,折射出近代流亡印度藏人的真實處境.直到將這本書讀完,才知貫穿整本書的靈魂人物其實是她的外婆昆桑.昆桑是一位虔誠侍佛的出家僧尼,中國入侵西藏後,虔誠信仰成了支持昆桑度過生命起伏動盪的最大力量.
  封面一段文字:「我們藏人稱『在全心的祈禱中繞著神聖之地走動』,叫做轉山,如果世界是一座大山,外婆的神聖之地就是西藏.她帶著我的母親,繞過印度、瑞士、紐約,在全心祈禱中,尋找回家的路.」從這觀點來看,書名《轉山行》的意涵極美且深刻,層次豐富.
  這本書文字相當清新且有感情,細膩詳實描述外婆昆桑在舊西藏的僧侶生活,提供近乎民族誌的資料,在外婆與母親流亡到印度後的日子,刻劃亦深,不美化舊西藏傳統,卻也提供讀者一個更親身貼近西藏真實生活文化的可能.每篇文章篇幅不大,很容易閱讀,且藉由一則則真實故事,不說大道理,但傳遞的訊息相當深刻細膩.
  外婆昆桑是三人當中最保有舊西藏傳統的人,佛教信仰給了她極大的寧靜與內在力量,母親索南則因六歲即離開西藏,在印度成長,十九歲來到瑞士,成了最受文化衝擊且不知根在何方的人,作者一段描述頗為精準:「我是西方的孩子,西藏僅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我是瑞士人,我也是西藏人;我的成長背景和精神層面的生命理解基於西藏文化,但我生活在西方世界之中.莫拉、阿瑪拉和我彷彿是一個三層的異國三明治──最上層的昆桑是糌粑薄片,下層的我是全麥麵包,中間的索南則是香嫩多汁的餡料,在夾層中承受與給予,卻不屬於任何一層.」(p.198
  書中最美好細緻的,堪稱舊西藏生活的部分;對於中國對西藏的壓迫侵略,沒有太多情緒性的抨擊,就只是陳述令人心痛的事實;書裡也提到了達賴喇嘛親切又有智慧的為人,以及藏人對達賴喇嘛的愛;免不了也有近年在歐洲進行中的藏權運動.綜觀來說,這本書觸及的層面真的很廣,很難得的一本好書,也寫得很好看!有些關於佛教的思想,文字輕鬆自然,卻能直指核心.
  書裡也提出西藏如何面對時代變化的看法:「舊西藏的消失並不只是因為中國佔領了我們國家,也是因為熟悉這個世界的人們正在逐漸凋零.事已至此,西藏人民也必須跟世上所有其他民族一樣調整自己的腳步,由自己來決定國家發展的進程,而不是任憑一個外來的勢力,將他們截然不同的發展型態強押到自己的民族身上.」(p.286
  這本書不厚,但說的真的很多,書從作者外婆昆桑開始,也在昆桑的描述中結束,以下摘錄最後幾段讓我讀得掉眼淚的字句.
  「故鄉與根源,帶給莫拉更大的內心平靜與力量.在伯恩,她在房間的佛壇上了一尊佛像、達賴喇嘛和她的上師的照片幾尊西藏神佛的塑像和一只裝了乾燥葉子的盤子,這些葉子採集自西藏巴松錯聖湖的岸邊.莫拉不是一個崇尚物欲的人,所有佛壇上的東西不是她自個兒掏錢買的.有些別人送的禮物,或是莫拉自己撿到的失物,或其他人棄置不用的東西.佛壇讓房子成為神聖的地方,她就可以繞著房子型廓拉,她每天都會走上一回.許多鄰居會在莫拉經過時隔著圍籬和她聊天,他們大概是把莫拉當成一個每天固定會散步經過活力充沛的退休老人吧.在紐約,她在床邊安置了一個迷你佛壇,上面擺放了達賴喇嘛敦珠仁波切的照片以及一尊手掌般大小的佛像.她因此也會繞著我們在雀兒喜的公寓,行轉經輪儀式.
  「我看見我的外婆走在雀兒喜的大街上.這個有著雪白短髮的女尼,穿著一襲橘紅色藏袍,臉上掛著平靜的微笑,在曼哈頓區行色匆匆的人群間安穩的轉經.我立刻聯想起佛教的四聖諦.第一諦,世間是苦;第二諦,苦難的根源於欲念;第三諦,透過正直良善的生活和冥想可以超越苦難與欲念;第四諦道諦,則是修行的方法與途徑.道諦的內容主要著重在所謂的『八正道』,那是莫拉畢生修行的法門,也正一步步領著她走向人生的終點.」
  「望著莫拉帶著安詳的笑容,緩慢、從容、專注地走在紐約街道上的身影,我想她已經達到了她畢生追尋的境界.我多麼期盼能夠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來!」(p.290
  人生能讀到這樣一本好書,真好!
  如果這本書說的是流亡藏人走在回家的路,那麼,什麼又是「家」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