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015

讀《撒馬爾罕》

  《撒馬爾罕》(Amin Maalouf著,河中文化出版,2011年)這本書很好看!作者原是黎巴嫩傑出記者,七O年代因國內政治紛爭,傷心地離開故鄉,移民到法國,專事拉伯世界的報導與寫作,表現相當優異,1993年獲得法國龔固爾(prix Goncour)文學大獎,《撒馬爾罕》原書名Samarcande,出版於1988年,獲法國新聞出版聯盟獎.
  歷史上的Samarcande是古代波斯文化大城,位於此時的烏茲別克.這本書分兩個敘事主軸,一是十一世紀波斯天文學家與詩人Omar Khayyam宰相Nizam-el-Molk與秘密教派領袖Hasan Sabah之間的史實;第二個敘事軸則是廿世紀初,面對殖民帝國強權(英法俄)與只顧享樂的王室貴族,追求民主自由與君主立憲的伊朗.
  這是一本融合fiction的歷史小說,主角Benjamin O. Lesage 是虛構人物,藉由這號人物對Omar Khayyam傳世之作《魯拜集》手稿的追尋,藉由Omar KhayyamNizam-el-MolkHasan Sabah這幾位真實歷史人物,爬梳出十一與十二世紀,在政治與宗教搏鬥間,波斯與中亞的故事.在書中不僅可以讀到那段歷史,也較能理解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紛爭,以及assasin從何而來.由於書中有著不少史實,讓我邊讀書,邊在網上查資料,驚覺中亞歷史豐富多元,極度精彩!那是一個博大精深的伊斯蘭文明,只覺自己整個歷史都要重唸惹!
  在處理廿世紀初伊朗的部分,作者塑造的故事亦能讓讀者進入當時正處於極大變動時代的伊朗,革命志士如何在極為艱難微妙的情境中,為自由民主與君主立憲尋求一絲希望,以及當時的西方殖民者有多麼冷酷無情,貪婪傲慢.
  讀完之後,只覺讓作者為我上了精彩的歷史課!對我來說,這本書最難得的,是可以去接近阿拉伯人史觀裡的波斯/伊朗歷史,而不是永遠只有西方詮釋那套.在作者筆下,中亞歷史精彩豐富而多元且不為我們所知,然而當時政治宗教與經濟等因素所形塑成的歷史,仍牽動此時我們所生存的世界.而書裡所呈現的,在蘇丹與汗王之間權力關係后宮與外戚干政等等,莫不是在人類史上反覆上演的故事.書中一段很經典地說出東方世界裡的政治為難:「在你可以暢所欲言之前,你孩子的孫兒們都已經老了.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秘密和恐懼的時代.你必須變得雙面;向一般大眾顯示其中一面,另一面則保留給你自己和你的『造物主』.如果你想要控制好你的眼睛、耳朵和舌頭,就忘記你有它們吧!」(p.22
  這本書提到的中亞伊斯蘭古城不只有Samarcande,麥加、麥地那、伊斯法罕、巴格達、大馬士革、布哈拉與大馬士革等等,皆出現在文中,很喜歡書裡一位人物所說,只要稍有輕忽,這些人來人往的綠洲城即為沙漠所淹沒,「它們一直都只是沙漠手下留情之下的產物.」
  有趣的是,書中靈魂人物Omar Khayyam是為極為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與詩人,對波斯文化影響至深,然而他最流傳後世的著作,甚至讓西方世界得以接觸波斯文明的,竟是當年他私密寫下的四行詩《魯拜集》,詩裡歌頌愛、生命與和平,甚至是生活中的幸福喜悅.閱讀時,Omar Khayyam一直讓我想到偉大的蘇菲詩人Rumi,只覺他們兩個不知啥地方很類似來著,資料一查,發現兩人時代接近,熊熊間,有一種中了大獎的感節,啊哈哈哈哈哈哈!
  這本書的中文譯版較為可惜的是,書中有時會出現落字與編排上的失誤,但譯者非常用心,補充了許多資料,幫助讀者理解書中情境.
  作者Amin Maalouf原是黎巴嫩秀逸之士,因著對國內政治失望而移民法國,在一段訪談中,他強調法國必須更接受這些外來移民者,尋求更大的理解與和平相處,外來移民者對於融合在法國社會一直有很大的困難,語言是其中之一的障礙,他認為必須協助外來移民者學習法文,而法國人也必須對他國文化及語言有更大的認識,畢竟所有外來文化都可以豐富法國文化土壤,讓法國從中獲益啊.在發生Charlie Hebdo事件後,真覺早在許久前,許多人早已提出警訊與解決之道,只可惜啊,人往往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甚至用暴力衝突來回應暴力與衝突,持續製造更多暴力及衝突啊!
  閱讀時《撒馬爾罕》,我心裡不斷想著:啊,作者真的好強,不僅飽讀詩書,還以極為強大的創作力與寬廣的文化格局,寫出十一世紀的中亞歷史!
  因著《撒馬爾罕》這本書與作者Amin Maalouf作為,我突然想起,哇,在法國好多優秀特殊的學術研究與藝術創作,全來自這些阿拉伯裔移民!尤其是這些在本國早已是秀逸之士,爾後因國內戰亂移民到法國的知識份子,他們帶著已有的文化累積,在法國這個自由開放且人文薈萃之地,綻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提供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與更深入理解阿拉伯與伊斯蘭文化的路徑.若不是這些人的貢獻,法國文化光譜肯定少了許多光彩.
  
  
  
  作者女兒談爸爸的這本書,很有意思.
  
  
  
  作者談移民在法國的問題,並提出建議.
  
  
  
  作者在電視新聞的訪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