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15

讀《疊韻:讓邊界消失,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

  花了點時間,讀了些《疊韻:讓邊界消失,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Jean-Luc NancyMathilde Monnier著,漫遊者文化出版,2015年).
  Jean-Luc Nancy是法國哲學家,Mathilde Monnier是法國知名舞者與編舞家,這本書是他們兩人關於舞蹈之間的哲學對話,就題材來說,很難得有一本以大腦思惟與身體律動深度對話的書,這也是我購買此書的原因.
  書裡有些部分還蠻有趣的,例如關於舞蹈身體與土地的部分,Jean-Luc Nancy說:「當妳提到,妳的編舞工作是在『抓住與留住剎那間閃現的意義』,我的理解是:在保有與維繫天堂和地獄兩極之間的張力.這個兩個極端,正是意義的極端──意義的得救和失落,我們可以這麼說.舞蹈拉住了我們,不往任何一邊去.舞蹈本身就是這種拉力的遊戲.它以最明確的方式,讓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上:不在高處或底端,不在內心或彼岸,就在這個世界上──我的意思不是舞蹈貼近土地,或是凌駕在土地之上,而是與之共舞,激起一陣塵土飛揚,使土地彷彿身體般翩翩起舞.」(p.28
  Mathilde Monnier回答,對舞者來說「一切意義皆來自土地和地面(無論那是一塊地毯、水泥,還是普通的地板).而且當我們以單腳維持平衡的時候,我們會說『站穩地面的那隻腳』,但我們不會用『懸在空中的那隻腳』來說另一隻在空中保持協調的腳.一旦一名舞者對於他和地面的關係有所了解,而且曉得如何運用這份了解來工作,他差不多就了解什麼是舞蹈了.重點是能在經驗中體會(而不只是在知識上理解):用他的雙腳去經驗腳下的土地,用他的全身去擁抱這種經驗,對於運動方式的學習和體悟,這是一條必經的途徑.」(p.29
  此外有趣的部分在於Mathilde Monnier對舞蹈教學的想法,提出「以練習和經驗取代學習」,在她主持的實習課程和工作坊中,「我們選擇『練習』,一切無非練習.這是一個練習的場所,在這裡最重要的不是學習,而是經驗,是只有透過經驗、非得經驗才能傳遞的東西.這些課程為的終歸是這個,讓經驗在這個場所裡成為創造的起點.」(p.61-62)此外:「我之所以那麼投入『練習』這個計畫,因為這和我的創作計畫連在一起.我認為創造性的部分在這個探索的空間裡同等重要,我認為我們在舞台上尋找的,永遠聯繫著我們在工作坊裡尋找的.」又:「從問題出發的學習模式,可以創造出不同的交流機制,讓人在共同探索之中前進,這也是教育空間的再創造.」(p.64
  這本書不厚,才兩百頁,讀了一百多頁之後,決定放棄.該怎麼說呢……,閱讀時,總覺整個對話似乎只發生在兩位作者之間的世界,我這個讀者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即便那議題是我感興趣的,卻覺他們倆的對話與我無關,且作者也未必有意願邀請讀者走入他們的討論裏.除了高度哲學性的討論讓人難以領悟,書中一些議題討論又過於精簡扼要,搔不到癢處,彷彿真的只是這兩人之間的閒談,隨時可轉換話題.再者,有些舞蹈經驗是很個人的,「處於出神狀態」être dans les transes)就是一個例子,讓人在閱讀時,很難真的理解作者言中之意.
  闔上書扉,我不禁思考這樣的一本書的出版價值,總覺作者或說編輯可以再做得更好,讓讀者更能理解兩位作者的討論.畢竟這世界上的好書太多了,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即便不談銷售量吧,總希望能讓更多讀者走入書中世界吧.雖然關於舞蹈的哲學性討論很可能本身就難以理解,但如果可以多做一些什麼,會更有助於讓這本書裡的訊息流向讀者,也不枉費這樣一本書的出版.這書雖然有〈序〉作為導言,但我讀完之後,只覺好深奧,看不懂,所以只好告訴自己:「是我才疏學淺,腦袋不夠好,讓我修練個十年,再把這本書翻出來好好閱讀!但此時此刻呢,就先到這裡為止吧.」也因此,我尤其敬佩這本書的譯者.

  
  
  
  

1 則留言:

Jessica 提到...

Hi, 我對這本書的感受跟您一致,只是我認為除了舞蹈和哲學讓人難以進入外,另一個就是法國人說話的方式,我自己看其他議題比較輕的法文翻譯書就會有這種不是很能進去,或者說是真人談話但覺得很像虛構故事的感覺。另外您提到的出版社可以做得更好,我也同意,但我想所以他們也是這麼想所以請人寫了一篇導讀,但我實在要很誠實地說,導讀的文章其實沒有預期的導讀功能。

單純路過,留個小言,謝謝你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