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2015

讀《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Julian Baggini著,商周出版,2014年)很值得閱讀,關於飲食哲學的書籍,適合所有關心料理、美食、農作、土地與現代食物生產及消費鏈的人閱讀!
  乍看這書名,有點猶豫要不要買,總覺關於美德的哲學思考肯定枯燥無趣,然而作者Julian Baggini不愧是「天才型哲普作家」,將哲學思考帶入日常生活中所有關於飲食的事項,層層面面地進行哲學性思考,讓讀者在享受他的幽默風趣與細膩觀察中,還能跟著他的哲學腦袋,對關於食物的各個議題,進行全面而精細的思辨.在每章結尾,作者還會附上一節類似食譜的文字,真真實實讓讀者感受到關於「吃的美德」不僅可以是一場哲學思辨,更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的真切活動.
  作者以「吃」為思辨起點,觸及的議題相當廣泛,從食物的獲得(素食或肉食,肉源取得方式,牲畜養殖及宰殺方式,動物福利,生物多樣化)、流通方式(公平貿易之為一種選擇、跨國企業是否真為萬惡資本家?以及超市的利弊)、烹調方式(食譜的制約與迷思、傳統的真諦與科技在食物生產中的意義),食物與身體的關係(吃到飽的誘惑、減重、禁食及謙卑面對身體),再到將美食享受化作一場表演,探討美食與藝術之間的異同等,書中觀點我未必全盤接受(例如作者對公平貿易的全然支持等),但不得不說,這真的是很精采細緻的一本書!
  作者在書中不時顛覆社會既有概念,例如此時對「自給自足」的吹捧,甚至是對「傳統純手工」的頌揚等,書中一段關於料理方式及食譜的文字頗有趣:「最好的傳統不是往後看,而是瞻前又顧後,把過去的好東西延續到未來,而且即使看到它改變、成長也不擔憂.」(p.150)又:「創新才能保持傳統的活力,但若欠缺對傳統的理解,創新反而會變成破壞.這樣的理解很難變成統一的規定,或許我們也不應該試圖把它變成規定.最好的理解需要我們的判斷力和實踐的智慧,但這兩者都無法百分之百精準.所以我們用『敏銳』這類字眼來形容在傳統中創新的人,絕非偶然.因為比起理性思索,這種能力更像是一種感知能力.」(p.151)這概念放在其他領域亦適用啊!
  在討論美食與藝術之間的異同時,作者:「藝術把人類捧上了天,讓人以為自己擁有動物性所無法解釋的深度.或許我們會因此獲得優越感,卻是假的優越感.……藝術不會把我們變得更高貴,卻可以讓我們發現卑微的生命也可以變得豐富且有價值.……精緻的餐點讓我們獲得從藝術中體驗到的熟悉感: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秩序感與和諧感遠非我們所能掌握,更不用說是創造了.畢卡索的立體派畫作就有這種效果,看似片段而破碎的複雜圖案,彷彿有種難以形容的連貫性.所以我認為『同樣的東西我也會做』這種心態大有問題.如果你不覺得一樣東西令人讚嘆或超出你的理解或能力,那麼你就是不懂藝術能凌駕平凡.……藝術的驚人之處在於它是人類創造力的產物,但藝術家並沒有脫離人的狀態,只是拓展了人類的可能性,證明人可以『凌駕自己』。」(p.276-277
  書中對於我回沙漠最大的提點,或許是第二十二章〈筵席的精神〉,作者認為:「這種筵席不該只限於同桌吃飯的親朋好友,也延伸到陌生人才對.」(p.299)且:「喜悅,分享,群體,服務,人性.我認為所有糧食援助的方法都應該展現這些價值.不應該把食物當作擁有者給予匱乏者的禮物,而是出於同舟共濟和責任感而一同分享食物,當然也不僅僅是補給營養,雖然這也很重要.Conviviality(一起生活)同時也是分享喜悅.……給人食物免於飢餓是件好事,但如果食物不只能讓人免於飢餓,更能讓人好好生活,豈不更好?存活不是分享財富跟互相幫助的終極目的,只是一個手段,真正的目標是讓更多人活得更充實.」(p.302-303)與:「筵席的真正精神不只存在於料理和享用食物的過程,也在種植的過程中.」(p.303
  作者認為:「Conviviality如果只限於跟我們同桌吃飯的親朋好友,就會流於淺薄、自我本位和享樂主義.真正的、符合倫理的Conviviality在於認清我們之間共通的人性,意識到人與人之間互相服務的關係,而分享好東西不僅能讓我們和平相處,也能讓我們相處融洽.食物是達成這個目的的最佳工具,因為當我們掰開一塊好麵包時,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我本質上都是脆弱的、有限的血肉之軀,卻學會了把存活的工具變成生命中最令人滿足的喜悅.」(p.304-305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哲學思辨的美麗與力道,也讓我從不同角度,更細緻地感受「餐桌上的美德」,有很大的收穫!也讓我能用更開闊的視野與人文角度來看待將來回沙漠要做的事情,包括生態旅遊民宿裡的有機農耕與提供給旅者的餐點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