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015

讀《父親的失樂園》

  初次發現《父親的失樂園》(Ariel Sabar著,遠足文化出版,2014年),頗猶豫要不要帶回家,總覺已聽聞太多猶太民族流離四散與以色列建國的故事,然而當這本厚達四百五十頁的書捧在手心上,一翻開,隨即讓我陷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中.
  作者Ariel Sabar是一位美國猶太裔記者,他的父親約拿(Yona)出生在伊拉克境內Zakho的庫德猶太人,在戰亂中,才剛過象徵猶太男孩成年的受戒禮之後,便舉家離開伊拉克,前往以色列,爾後前往美國唸書並定居.這本書始於作者嘗試面對複雜、糾葛且疏遠的父子關係,隨著父親腳步往歷史走進,卻是猶太人在伊拉克Zakho的傳統文化與宗教習俗.約拿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可說是在Zakho度過的童年,然而自從被迫放棄伊拉克國籍,移居以色列,直到數十年後在美國成為首屈一指的大學教授,才有機會返鄉.
  這本書精彩的地方在於這不只是一本家族史,更是紀實文學與歷史小說,從家族脈絡擴出去的,是廿世紀初至今的世界史,在伊拉克Zakho世代與穆斯林和睦相處、一同工作的猶太人,怎也想像不到在歐洲被迫害的猶太人如何影響身在伊拉克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不得不被捲入以色列建國的漩渦中,被迫放棄故鄉事業與伊拉克國籍,遷徙至以色列,所見卻非金色的富饒大地,不見深厚悠遠的猶太習俗,而是一個個異常陌生,來自世界各國的猶太人.淪落在以色列貧民區的他們,一切從零開始,父親一再投資失敗,抑鬱而終,而他們更發現猶太人之間的歧視性對待,歐洲裔的猶太人身價遠高過來自阿拉伯世界的猶太人.因著對以色列的失望,約拿前往美國唸書,爾後定居,往後更成為自己的猶太母語,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語言之一的亞拉姆語的專家.
  這本書相當精彩,訴說伊拉克猶太人四代的故事,作者不僅擅長說故事,且為了寫這本書,訪問了相當多關鍵性人物,除了家族裡的長輩,更回耶路撒冷與伊拉克Zakho訪問當時的親友鄰人,此外更借助相當多的史料來理解極少人知的伊拉克猶太文化與當時國際政治與社會狀況等,讓這本書不僅有了人的溫度,更有了時代意義與文化深度.
  貫穿一整本書的主軸,或許在於「移居」與「遷徙」,無論自願或被迫.書中雖提及猶太宗教與身分認同,但較是用來幫助理解這本書文化脈絡與故事人物背景.難得的是,書中雖提及以色列建國,但作者觀點並非擁護或批判,而是以一個個受時代操弄的小人物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甚至描述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在以色列如何受到不平等對待.
  作者寫道:「一般人比較熟悉的移民故事都是主人翁們如何獲得嶄新的人生機會.但這樣的故事版本有一個較少被人提及的反面,也就是他們如何失去舊有的文化根源.在『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人生』之前,移民者的典型經驗先是自己與祖先、土地、認同與歷史之間的連結出現了斷裂.對許多移民者而言,過去代表的是痛苦,最好將之遺忘,那正是他們移民的原因.但對我父親而言,過去卻是他生活最美好的部分停駐之處.在那個遙遠的象限中,生命的顏色依然可以透過孩童的純真目光窺探出來.」(p.430)也因此這本書原書名My Father’s Paradise: A Son’s Search for His Family’s Past,因故鄉正是他父親約拿的Paradise
  以色列雖是因著猶太人渴望擁有自己的國家而建立,然而約拿一旦離開,便寧願被家人誤解辱罵,在美國定居:「為什麼他體內的每一根神經都在抗拒回以色列的念頭?一個人有沒有可能會對自己祖原的某部分感到強烈的牽繫──某個涵蓋語言與文化的抽象部分──但對另外的部分卻不盡然如此?他的責任義務到底是什麼?他是什麼樣的人,竟會忽略自己的家人?他們不正活生生地代表著他的根源嗎?他本來以為自己能將『過去』帶在身邊,用盒子裝起來,而栽種在新的土壤中.現在約拿懷疑這個想法根本就是在矇騙自己.」(p.300
  離開伊拉克多年後,約拿有機會返回故鄉Zakho,其感受頗值得玩味:「人不免都會懷抱一些希望.……那趟旅行是一種懷舊之旅,懷舊的心情會讓人想重新看到一個地方.當你看到過去的東西並沒有留下來,那可說是一種人生的寫照.你發現生命不會靜止不動,沒有什麼東西會保持原樣等你回去看.河水依然在流,看起來河流是小了點,但它依然在流.隨著水流,你的人生也在流動.這就是生命的本質.」(p.361
  作者父親約拿終其一生將思鄉之情昇華為事業,成為母語亞拉姆語首屈一指的學者專家,然而「父親的工作並非一場聖戰,而是一種強烈的個人掙扎的外在表徵;他的目的是在調解過去與現在.除了一面學校頒發的百米短跑優勝獎牌以及一根舊湯匙,亞拉姆語是他的童年生活唯一留給他的東西.我漸漸發現,在美國教授亞拉姆語是他在異鄉禮讚天主的方式.」(p.424
  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不僅故事精彩,人物塑造具體鮮明且文史資料豐富,除了作者本身書寫功力極高,更因他對整個時代、猶太文化、伊拉克歷史與亞拉姆語做足了功課.
  書上提到據說相當接近耶穌使用的語言的亞拉姆語正處消失中,一如世上許多種民族語言,然而「每當一種語言死亡,一個文明的火炬就隨之熄滅,一個文化的聲音也跟著消失.……我們應該停下腳步默禱,但也應該將故事用另一種語言流傳下去,讓故事至少能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p.425)或許這也是他為自己、為父親、也為兒子寫下厚厚這本書的原因吧.
  我尤其喜歡書中所描述作者祖母蜜梨雅的故事,讀著讀著,常覺眼眶濕濕的,淚水卻怎也掉不下來,原來全往心裡流去了.
  好喜歡這本難得的好書,引領讀者以溫暖細膩方式,走進曾在伊拉克生活的猶太族群故事,在什麼樣的歷史因素下,離開世居的Zakho,前往以色列.若能試著理解在那塊大地上曾活過的族群故事與傳統文化,拉高格局地看待不同民族如何在國際勢力角力下,被操弄被誤解且不被善待,明白仇恨紛爭由何而來,且若再往歷史裡深深走進,將發現多元族群與不同宗教和睦生活並非難事,那麼生活在此時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信這地球大到可以容納下不同文化、宗教、信仰、種族、思想與價值觀的人,彼此可以和平共處?更何況,若能拋開以上種種外在差異,往人心人性裡走進,將發現彼此共通共享處,遠勝過差異.
  以上是這本書告訴我的事.
  
  
  
  作者談書
  
  
  書中曾提到描述猶太人歌頌以色列建國的曲子《金色耶路撒冷》,應是這首.
  
  


  作者與父親在伊拉克故鄉Zakho
  
  


  作者父親約拿的重要著作封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