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015

讀《沒有地圖的旅行》

  如果不是沙漠,舉凡觀光旅遊等事,從不是我個人關注,且遊記通常不在我的書單裡.但為了回沙漠做事,我開始積極閱讀起相關書籍,倒也慢慢摸索出與旅遊相關的書寫裡,什麼樣的書是我喜歡的,而往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可以從作者的眼睛看到前所未知的世界,且那觀點是獨特、深入而寬廣的.
  很快翻閱《沒有地圖的旅行》(Graham Greene著,馬可孛羅出版,2014年),說不上喜歡與否,原文出版於1936年,是知名作家Graham Greene在賴比瑞亞的見聞,此時幾乎可當民族誌、史料甚至是報導文學來閱讀.
  這本書與現今旅遊書籍相當不同,《沒有地圖的旅行》是作者在賴比瑞亞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思,對當地人事物有了較深入理解,再將感受想法與經驗書寫成文字,因此文中可見作者在當地與人的真實互動,甚至是當年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氛圍等.相對地,現今旅遊書籍多的是作者到外地旅行,走馬看花後的印象濃縮,再塞上一些照片,別說缺乏深入報導,甚至滿書都是既定文化偏見與個人喃喃自語.
  不知怎地,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太有文字魅力,或許是作者行文相對瑣碎.讓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之於他,非洲魅力究竟為何?他在書中不時提到,卻又輕描淡寫地說不真切,例如他遇見一位穿著歐洲服飾且有一雙鳳眼的美麗非洲女孩:「如果非洲有權利只挑選可以用來美化它的歐洲元素,非洲就會是那個女孩的模樣;那樣的非洲所能勾勒的美麗願景,將遠遠超過獨立宣言的冰冷措辭位人民帶來的空洞承諾.」(p.143
  又如:「人在非洲無疑體會到一種幸福,一種超乎尋常的快樂,感覺自己以從不曾體會過的方式趨近種族的泉源,滿足自己對某種本能式生活的渴求,也感覺到某種解脫,彷彿在進行心理分析過程中,一個人透過自己的力量,發掘出某個根源,某種原初記憶;這種幸福的感覺何嘗不是透過童年時代的煩悶映襯出來的!那種痛苦難耐的煩悶源自疏離跟孤寂,一個人在學會『移情』這個決定性的生存技巧、在他能夠終日以神奇無比的方式在自己的形象與萬事萬物之間進行投射以前,都會經歷那樣一個過程,在那個階段中,自己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就跟這座賴比瑞亞斯林予人的感覺一樣.有時我不禁想,如果我當時待得久些,如果我不是因為疲倦或恐懼而再度逼使自己離去,或許我真有可能重新學會不需要移情的生活方式,找回一種原本已經失去的客觀性,重新立足於天地之間.」(p.212
  翻完這本書,在網路上google一下賴比瑞亞,發現這國家挺有趣,似乎與美國黑奴解放有些淵源?可惜的是,書中並未針對這個國家(或說這個區域)做較完整性的介紹,否則將有助於讀者理解這本書的內容與作者在當地的經驗.
  此外,這本書的中譯版缺了導讀,畢竟出版社稱這本書為「馬奎斯最喜歡的作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大師經典旅遊名作」,想當然耳,這位文學大師值得介紹,且這本書原文出版於1936年,距今近八十年,若有適恰導讀,將有助於讀者走入書中情境.不過這本書的封面倒真做的蠻漂亮的.
  詭異的是,讀到作者前往當時法國殖民地旅遊時,我幡然醒悟:「啊,其實很多早期西方旅遊著作寫的,都是作者到自己國家殖民地旅遊的經驗啊!」然後就覺得自己很笨,這麼顯而易見的事實竟然現在才發現,哈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