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15

讀《旅行的異義:一燙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之於「新手旅遊觀光業者」的我,拿到《旅行的異義:一燙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Elizabeth Becker著,八旗出版,2015年)這本書,簡直就是如獲至寶!
  作者Elizabeth Becker是美國資深記者,書中揭露全球諸多國家因著觀光業發展而來,不為人知的巨大改變,在觀光愈來愈是各國重視的經濟發展產業的時代,書中提到:「觀光客是當代世界的消費引擎,他們的現身彷彿讓機場搖身變成一間又一間的連鎖購物中心,將『免稅』變成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環保行動者利用觀光業的影響力,達到原本難以企及的目標:為了挽救一座瀕危的非洲荒野公園,他們將它重新規畫成為一個新的觀光景點;或是買下位於中美洲長達數英里的海灘,作為環保觀光渡假村;甚或將原本平凡無奇的愛爾蘭沼澤申請為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並且規劃在遊客必造訪的觀光路線圖上.」p.54
  正當愈來愈多國家將觀光產業視為經濟特效藥,真正因觀光業而讓整體國家獲得正向發展的,幾乎只有法國與哥斯大黎加,有趣的是,以法國波爾多城為例,波爾多之所以能用十五年時間改頭換面,吸引如數觀光客,讓波爾多人樂在生活於波爾多城,關鍵因素之一竟是當初市場Alain Juper在規劃時,起心動念並非發展觀光業,而是打造一個讓人活得舒服的城市.此外:「對於全世界的觀光客而言,法國的吸引力來自好幾個世紀的文化,而非一連串的廣告宣傳.法國的觀光業總是能熬過每年不斷發生的示威抗議和罷工潮.法國葡萄酒與美食的魅力,法國藝術、文學、音樂、戲劇、芭蕾和電影的創造力,與官方政令都沒什麼影響.」(p.56
  這本書真的寫得很好,鉅細靡遺,視野寬廣,爬出旅遊業發展脈絡,甚至是「旅遊書寫」的荒謬與商業性,描述威尼斯因觀光產業發展而來的存亡危機,柬埔寨近代在歷經磨難後,因著吳哥窟而來的觀光發展,雖讓當地經濟稍有起色,然而連帶而來的汙染與對古蹟的傷害卻是金錢所無法彌補的,然而修復古蹟的資源同樣仰賴這些觀光財,此外,性觀光因而在柬埔寨萌芽,更是人們避談的話題.
  書中詳析豪華遊輪如何在財團經營下,業績日漲,遊輪如何由原先的交通工具,變成行動旅館,如何規避美國對環境污染與保障勞工權益等法規,如何用各種形式,鼓勵旅客在遊輪上消費,賺取最高利潤,卻又剝削勞工,不願負起對環境的責任.然而搭上遊輪的觀光客,到每個景點不過走馬看花,隨即被趕上遊輪,而這些個遊輪造訪的景點,店家未必能因觀光客而賺錢,環境卻因大量觀光客湧入而造成難以恢復的破壞.
  在作者筆下,之為「炫耀性消費的綠洲」,杜拜的一切都是用錢砸出來的,所有一切皆為鼓勵消費而生,因著其特殊地理位置與周遭各國關係,在王室策略性經營、飛機航線發展與阿拉伯之春等時代因素下,造就今日極致奢華炫耀的觀光重鎮.然而在沙漠的人工大城對水資源使用極度浪費,對生態環境破壞極大,且底層勞工權益完全不受重視.作者認為:「人在杜拜,你可能在任何地方,也能不在任何地方.它畢竟是觀光客的專屬樂園,浪費資源與計算環境成本都不在電子試算表的項目中;觀光產業在這裡呼風喚雨,幾乎沒有規定或限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旅遊普遍都是以奢侈消費為賣點,完全不計代價和成本.在我們這個因為這類消費行為而導致劇烈氣候變遷的時代,這種觀光成功故事的背後基礎搖搖欲墜.過度消費正威脅著地球,而杜拜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就是過度消費的典型模式.」(p.203-204
  在非洲方面,作者以「狩獵旅行」(Safari)為例,指出野生動物如何成為非洲國家的觀光財,卻又與動物保育起衝突,在非洲,「起伏不定的歷史和現代社會的壓力造成了諸多問題:盜獵、貪腐、森林除伐,以及人類聚落嚴重侵占公園保護地.自然觀光幾乎是非洲觀光產業唯一的前景:倘若少了那些動物,觀光產業則會大幅萎縮,連帶它每年為非洲帶來七百六十億美元的觀光收益也隨之降低.如果將所有因為觀光活動產生的間接消費金額加總,這個數字會更攀升到一千七百一十億美元.對某些非洲國家來說,觀光收益是外匯收入、國內生產毛額,以及新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也因此「沒有哪個大陸像非洲一樣,觀光產業的興衰如此依賴大自然受保護的程度.」(p.249
  哥斯大黎加的綠色觀光是這本書裡,少數因觀光產業而讓國家全體與自然生態獲得正向發展的例子.哥斯大黎加境內有相當豐富的物種,而「生態觀光與自然科學的結合可說是渾然天成.一方面少了森林、鳥類、動物和荒野景觀,生態觀光便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在理論上,生態觀光的收入也可用來保護荒野.」然而哥斯大黎加在永續觀光的相對成功並非毫無緣由,那是國家在多方嘗試之後,與學者專家及環保份子合作,研發各種配套措施,才有今日成果,畢竟「觀光產業是典型的雙面刃,除非進行適當的管理,否則觀光業雖然能拯救一個地方,但也很容易毀了它.」
  此外,作者正在書中分析中國在全球觀光產業的重要地位與其發展脈絡,無論之為還遊全球的觀光客,抑或中國境內的觀光業,全處於蓬勃發展中,成績亮眼.作者描述中國觀光客到了國外喜愛的旅遊模式與整個產業鏈,也點出中國境內因工業發展而造成的環境汙染文革時期對古蹟的破壞以及國家對人民的政治掌控等,對觀光發展並無益處.
  書末,則回到美國,作者條理分明地闡述九一一與因之而來的反恐政策如何嚴重打擊美國觀光產業,這部分倒是我先前不曾聽聞的知識.此外,作者幽默地指出:「美國為世界貢獻了兩個絕佳的觀光概念──國家公園和主題樂園:黃石公園與迪士尼樂園.這兩者不只界定了『美國假期』,也間接影響到世界其他地區享受假期的方式.」(p.448
  這真的是一本好書!所有觀光產業者與旅遊者都應該一讀!雖然厚厚一本多達四百五十頁,還是讓我開心地K完了,從中學到好多!雖然我回沙漠後,將只是從一間小小的民宿做起,但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寬廣的視野與胸襟,明白整個產業在全球的發展,以及對文化社會土地與人的影響,我相信豐富的知識有助於我在面對某些狀況時,做出較正確的判斷,構思出更能有永續發展的提案,明白困難點何在,並找出解決方案.
  
  
  作者談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