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015

讀《聚落的100則啟示》

  記不得當初買《聚落的100則啟示》(原廣司著,大家出版,2011年),心裡期待的是什麼,可一翻開書頁,很是驚艷!我不曾見過文筆與意念如此詩意的人類聚落與建築相關書籍,讓我很想隨著他的文字,一一造訪書裡提及的聚落,渴望抱著這本書,靜靜坐在文字提及的那方,閱讀,感受.
  是的,與其說他的文字帶著我前往遙遠那方探索與經歷,不如說他的文字讓我渴望前往他方,理解文中之意.
  走過撒哈拉,對書中〈沙漠〉一則,尤其有感:「沙漠帶來不可思議的解放感以及奇幻風景,讓人覺得更靠近宇宙.一旦與沙漠居民接觸,會令人想起逐漸消逝的人本主義原點,以及對他人生命的珍惜.今日,到沙漠旅行依然帶有危險,不論居民或旅人,都應遵守沙漠中的各種人本主義.」(P.107
  又:「沙漠中的導師並非事物,而是空間.真實呈現沙漠的是狀態,狀態若加上時間的變化與萬物的預兆就成了狀況.實現這樣的空間的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應該討論的對象.無論哪個聚落,都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然而,就沙漠的聚落而言,沙漠本身就是聚落.」(P.107
  〈綠洲〉一則,尤為精闢:「在沙漠中,綠洲總是位處僻遠,分布零星,這個現象可以說是共同體中平等性的象徵.然而,水源的權利問題實際上卻無法以單純的平等性來決定.例如在伊朗的『人工綠洲聚落』,綠洲的命脈──水道是歸某個權利人所有,導致部分聚落因供水斷絕而廢村.另外環繞撒哈拉沙漠綠洲的棗椰林也有其所有人.支撐著聚落共同體的共有制,在綠洲中逐漸崩解.」(P.108-109
  「我們在聚落中看見的大自然,是已經社會化的自然.以此意義而言,居住的自然條件並不嚴苛,嚴苛的是以各種形式支配大自然的制度化社會.支配的強度,有時會直接表現在聚落的風貌上,有時則隱藏在樂園般的綠洲風景中.」(P.109
  「一般說來,除了地理的自然條件,制度的條件也獲決定聚落型態.即使是今日的都市或建築,也受到社會條件的影響.我們無法脫離制度,但若能適時自覺地質疑制度及慣習,也許會意外發現引發聚落新型態的關鍵.不要盲目地沿襲制度或慣習,要不斷檢討每種狀況,這便是綠洲的啟示.」(P.109
  這本書文字雖不算太多,佐以攝影且條理分明,但我不認為這本書易讀,作者好些個感受是鞭辟、深刻、滿是深厚人文素養且是跳脫一般思維之外,對人類聚落於自然環境中的存在,給予充滿詩意的理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