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下午,依舊前往中醫院,讓醫生為即將遠行的我,進行最後一次加強療程。離去時,自費買了整整夠用一個月的藥物,以及醫治氣喘與筋骨酸痛的補品。
這回帶上飛機的中藥材,價值超過一萬塊!
看完中醫,已是傍晚。
再兩天就要上飛機了,明知早該打包,卻仍然衝動地買書,窩在咖啡廳閱讀。
迅速地讀完宋睿祥【回家的路 是這樣走的】(天下雜誌出版,2010年)。
出發前,急著將這本書給讀完,為的是更深入思考這回前往摩洛哥,「書寫」之於我,將是怎麼一回事。閱讀此書,除了對宋醫生在無國界醫生組織(Medecines sans frontières,簡稱 MSF)的經驗深感興趣,更是好奇他如何書寫被派到葉門行醫的經歷。
序裡,作者說明自己對流浪與自由的想望,讓他踏上無國界醫生之途。歷經幾番展轉,讓他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來自於追求,而是在這一瞬間,我能放下多少的執著。」(p.20)
之為醫生:「因為鐘擺有機會盪到另一個極端的世界,我才得以體會到醫療一點點的真實義。在困頓中,才發現不論身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所有的病人都是在受苦,不論他是躺在高級的頭等病房,身上插著最先進的生命監控儀器;或者他只是躺在地墊上,傷口上佈滿了蒼蠅和惡臭味。病人同樣都在求一件事,就是有人能安住他們的心。」(p.18)
書裡細細描述作者前往葉門行醫,在烽火中行醫過程中,所遭遇的經歷,與所醫治病患的故事,直到撤離葉門為止。
書中文字除了呈現戰亂中的葉門獨特現實場景,因著作者本身專業為外科醫生,在醫療、生活與紀錄過程中,來自生活、病患與文化衝擊等所思所感,不時與此醫療工作者的身分做扣連,一再對「醫生」這身份與生命本身做反省,文中可見其個人觀點與關注項目,亦是這本書獨到之處。
也因著作者加入無國界醫生組織(MSF),藉由其文字,亦能理解該組織的精神,以何種方式進行人道救援活動。
書裡一段:
「無國界醫生組織是一個非政府組織,不依靠政府,更不仰賴軍方的保護,有人一定會問:『為什麼這麼傻,不接受保護,這樣在這種地方工作才安全?』」
「表面上MSF似乎很孤僻,不與人合作,但過去經驗告訴我們,因為保持中立,不依靠任何一方,才讓我們的人道救援行動被當地人接受,也在這樣一個政治局勢複雜,戰爭一觸即發的高張情況下,我們能穿梭在那狹小的細縫之中。」
「由於不依賴強勢武力的保護,我們的移動就必須靠著各種外交手腕,和各個部門幹旋,國防部、衛生局、內政部、外交部……所有你想得到的,甚至你想不到的部門都要知會。然而,不分中西的『官』,都有著同樣的特質,就是喜歡『拖』,一個要求,通常表面上他會禮貌的說全面配合,但往往這個信件一送進去之後,就石沉大海,連個漣漪都沒有;你打電話詢問,就是從一個部門轉到另一個部門,電話轉來轉去,最後就斷線了。」(p.47)
「沒有一個人是相同的,MSF最難能可貴的,是創造了一個包容的氛圍,給彼此很大的空間,讓這群人在其中揮灑碰撞,從中學會去包容彼此的不同,也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特性。這不也就是一個自願工作者最重要的態度嗎?願意尊重和欣賞與自己文化價值完全不同的個體,而不是把自己所認為對的價值觀,加諸在對方的身上,如果沒有了尊重與欣賞,那我們在做的『偉大服務』,和當年帝國主義把他們所認為『好的文化』強行灌入殖民地又有什麼不同?」(p.63)
「此行我不只是代表我自己的理想,而是整個無國界醫生組織的理念,透過我的雙手,實踐在最需要幫助的土地上,不受限於宗教、政治、種族的藩籬,靠著堅定的意志,熱切的渴望,有效的行動,和鋼鐵般的意志,最重要的就是相信,相信這一切是有可能會實現的。」(p.76)
作者所言雖是從自身角度與經驗出發,闡述無國界醫生組織的理念與作為,但在我個人感受裡,這當中的堅持,是所有國際性無政府組織共享的精神力量。
對我來說,這本書尤其有趣的地方更在於作者的「真誠」,字裡行間,除了時時自我反省,對「醫療工作者」此一身分的一再反思,更真實流露其人性不可忍之處,反倒為此書平添溫暖幽默的可閱讀性。
作者寫著:
「等待是一種煎熬,但在等待中,我已經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節奏,突然要從舒適的等待之中移動到下個未知的地方,開始感覺十分不自在,即使我很清楚那是我要去的地方。人真的是一個習慣的動物,習慣了一個環境,就會不滿當下所擁有的,但真的有機會從中抽離的時候,卻又依依難捨,這就是習氣,我雖不停地抱怨現況,卻又不願離開,因為相較於面對未知的恐懼,煩悶煎熬的停滯,危險指數似乎低多了。」
「跳脫現況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向前走。」(p.69-72)
書裡不時可見類似自我反思與人性真情流露,因其真誠,所以動人。
讓我尤其喜歡的,是作者在前往葉門行醫過程中,不時針對「出走」的初衷一再反思。
「話說回來,回想踏上這條路,其實最根本的起因就是心起了動念。我四年前從賴比瑞亞回來,每一次的演講,總是會被問到一個問題,『宋醫師,你還會想要再回去嗎?你的下一個任務會是什麼時候?』這些問題總是讓我回答得支支吾吾,我很清楚這些問題就像是魚鉤上的魚餌,回答『是』,可以獲得羨慕的眼神和甜美掌聲,但話一說出,我也被鉤住了,這個魚鉤把我拉向我一直以來所定義的自由裡,在這個自由定調的軌道裡,唯有不停地出走,逃離穩定,活在不安定中,才能享受到我自己定義的自由。因此我變得不敢承諾安定,因為深怕一旦定下來之後就不再有人生的自由了。殊不知,這樣的念頭,讓我一直陷在這個『自由』的軌道中,其實也沒有真正的自由,而這一切的起因就是因為心不定。」
唯有當我的心真正可以定住,不隨著魚鉤魚餌而晃動,我才有機會脫離這個定調的軌道。我現在待在邊界,在人的認知裡,我是在做善事,我正為了山的那一頭在戰火下受苦的葉門人在付出,但若從更高的高度來看,我清楚的知道,驅使我來到這裡的主要因素,是為了滿足那顆喜愛流浪又不願安定的心。想通了這一點,才深深發覺我是何其幸運,我身邊的人用了最大的包容心成全了我的任性,他們的允許,是因為他們了解我這個愛玩的野孩子,沒有讓我在外頭撒野一下,我是不會乖乖定下來的。想起父親在我第一次出任務時,帶著思念和不安,他總說:『不捨也要能捨。』這種包容,無非是希望我能在安全不受控制的保護下,尋找到人生的真實義。」(p.88)
書裡另一個主要反思議題,繞著「醫療工作者」這身份打轉。
當受傷病患送進MSF醫療站,接手外科醫生往往得立即為病患做出重大決定:截肢與否?開刀與否?是否進行某手術?
在與戰火中的葉門互動中,除了救治病患,醫生更不時得與當地特殊宗教、政治與文化進行肉搏戰,例如在病患主動要求且在丈夫同意下,為其進行節育手術,卻觸動的伊斯蘭教的禁忌;有時手術進行與日常生活因著戰爭與齋戒月而有所影響;在當地權力結構下,為了讓病患獲得最佳醫療效果,身為外國醫生,有時竟也無法堅持自身文化裡的堅持,而不得不低頭。
除去文化衝突,最沉重的反思,更在於深為醫療工作者,面對眼前戰亂下受害者的無能為力。
拯救了一位病患的身體,卻無力安撫其受創心靈,更遑論終止當地戰爭,亦或改變箝制人的地方官僚體系與政治氛圍。
作者在醫治受傷病患,感受當地生活氛圍並進行反思過程中,最後又回到原始初衷──對「自由」的想望。
「戰爭這個業力巨石,整個壓向我的胸口,那種疼痛,好像胸骨快被壓碎了一樣,恨不得馬上奪門而出,但我的理智很清楚地告訴我:『你現在哪裡也去不了,你就是銬著鐵鍊的囚犯。』」
「至此,我的樂觀,我的自信已經像最後一根風中殘燭,被吹熄了,一向不願被拘束,愛自由的我,怎麼也沒想到,我竟會被困在這個囚室中。慢慢地我開始明瞭,原來我一直在追逐的自由,只不過是讓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掉入另一個布自由的陷阱中。今晚,我必須誠實的面對這一切,這是我的試煉,是要點醒我,不論我做了什麼樣的選擇,如果心不自由,我不過是從一個囚室被移監到另一個囚室罷了。在主流的醫學之路裡工作,是一個大囚室,我努力地從中脫離逃跑,跋山涉水地來到了葉門,以為避開了束縛,卻沒想到,掉進了一個更幽暗、更孤獨的禁閉室裡,沒有出路。現在我體驗到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過的無助,胸口仍然劇痛,整個人攤在床墊上,好像整個人被扒光了,赤裸裸地,難堪地,無助地任由命運宰割。」
「在最幽暗的,最絕望的當下,我放棄掙扎,我投降了,原本以為會繼續永無止境地下墜,說也奇怪,忽然胸口像是被一隻溫暖的手按住,源源不絕的暖流從手心的那一頭流入全身,四肢不再冰冷,胸口的大石,在一瞬間消失了,我實在無法繼續用經驗與理智去分辨,這是怎麼了,但腦中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這個感覺,『自由』,我自由了,我終於體悟到出發前,師父對我說的那句話:『心定智慧生。』唯有心定下來,放下所有的控制與抗拒,不論身在何處,我都是自由自在的。」
「打開了多年來的結,那道塵封已久的心門,被推開了,我想我真的找到了回家的路。」(p.224-225)
除此之外,這本書帶來的意外收穫與衝擊,亦在於「醫療」本身。
在台灣這個相對醫療資源豐富先進的國家,其醫療方式未必能全然搬到物資缺乏的戰地葉門,在此情況之下,醫療者必須能善用簡陋醫療器材,為病患做出最具醫療效用的治療處理。而往往,「直覺」成了缺乏先進醫療器材情況之下,最主要的診斷判別工具。
閱讀時,我甚至想著,或許被派往戰地工作的醫療者,在出發前,必須接受另類醫療課程與訓練?
之於我個人閱讀癖好,自然期望書裡關於所醫治病患的個人故事與地方社會文化的描述能再多些,好讓讀者有機會「身歷其境」地進入作者所描述的葉門獨特地理、歷史與人文風景。
例如書裡那些個受傷的孩子,她/他們來自何方?為何受傷?在其受傷的原因背後,葉門當地的歷史與社會現狀如何作用著?在孩子們接受醫療、出院後,又是回到什麼樣的生活環境?
然而一本書畢竟無法包山包海地滿足所有閱讀者癖好,圍繞在醫療救助本身,或許反倒讓整本書的主題明確鮮活。
作者之為來自台灣的醫生,行文間,不時與台灣社會文化做扣連,一再回歸自身「出走」初衷與原生文化背景,或許也是藉由另個觀點下,對台灣社會做出回饋與反思,並讓台灣讀者對MSF、葉門與自身社會獲得更深入且不同的理解吧!
匆忙間,迅速讀完此書並簡短記下閱讀筆記。
同樣一再思考著,即將前往摩洛哥生活並工作的我,能有什麼樣的書寫格局與姿態?能以什麼樣的關懷與觀點,寫出與以往不同的內容與形式?
【回家的路 是這樣走的】這本書讓我欣賞的,在於呈現獨特少見的真實生命經歷,並以真實行徑與作為,呈現MSF與無政府組織的基本精神與其力量。難得的更是作者本身的真誠不虛,並時時自我反省,以追求更高層的智慧與開脫。
或許我想要再更多一些的,是關於當地社會文化的描述,與來自於「人」的生命故事。
另一個我未必想要的,則是藉由書寫異地經驗中,再將台灣生活經驗併入。
我個人不太喜歡一種類似「比較」、「類比」或「並置」的書寫呈現方式,總覺異文化之間是無法被適恰地相互比較,在「並置」中,似乎看不見這,也無法清楚那,只剩「這似乎優於那卻又不盡然」的模糊感受。
或許我個人更加渴求的,是藉由文字書寫,深刻、靈活而真誠地呈現該地特殊文化,讓該地的陽光、空氣、水、風與人,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說著自己的故事。
我喜歡這本書裡關於自由與智慧的追求,卻又覺面對戰亂中的葉門與其傷患,之於無政府組織,相關體驗文字與沉思感受,還可再更細膩,深刻,清透且超脫些。
此外,讓人寬心的是,這本書附上極為珍貴的照片,然而作者的文字與攝影並非以獵奇角度出發,並未消費當地人的慘難,而是更進一步呈現作者眼中所見世界,並進而自我反思。
於出發行囊裡,裝進第廿九根暗黑羽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