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010

回歸蔬菜種植的喀麥隆農人

  先前閱讀試圖前往歐洲卻被困於摩洛哥的撒哈拉以南國家非法移民資料時,不時可見來自喀麥隆的居民。這陣子找的資料多少關乎環保與農業生產議題,也因著世界社會論壇,讓我自然對農業發展議題較以往多了些敏感度與興趣。


  在網路上找著一則關於非洲喀麥隆地方農業轉型的紀錄片,很是有趣!

  

  【Le ventre de Douala】(Douala的肚子,2007年)為喀麥隆地理學家 Emile Hatcheu Tchawe 拍攝的紀錄片,片長約廿八分鐘,拍攝地點包含喀麥隆Dschang 至 Douala一帶,內容為馬利農民在歷經八○與九○年代的經濟危機之後,為了確保國家主要經濟命脈的糧食生產之安危,將該地區的農作改為蔬菜種植,顯示該地農業耕作的創造性與有效性。片中喀麥隆影像完全不同於西方媒體宣揚的「缺乏才華能力的懶惰非洲」形象。

  

  



  

  維持國內糧食安全與分配,這是近五十年來非洲所關注的問題。

  喀麥隆約有一半居民住於城市,在1985與1993年間發生的經濟危機,讓各個領域的所有社會收入減半,連帶也讓糧食供需產生問題。

  

  片頭一開始場景攝於位於喀麥隆西方的Dschang,該地區全以自己農業為主,以供應附近大城所需,包括三百公里外的 Douaala 大城。

  拍攝當時為四月底,十一月開始的乾季剛結束,放眼望去皆為農物栽種,香蕉是常見的作物,馬鈴薯與蕃茄等蔬菜種植,與蕃薯、芋頭、玉米與豆子等傳統作物交錯並置。

  

  影片約一分鐘半開始,在地理學家Emile Hatcheu Tchawe帶領下,認識當地農民市集。

  值得探討的是,農民市集如何成為督促在地農業發展的火車頭?

  地理學家Emile Hatcheu Tchawe介紹當地特產拉菲草酒(vin de rafia,如果我沒聽錯的話),曾為當地重要特產,如同該地眾多孩童,多虧了拉菲草酒買賣,他爸爸才有錢供給他上學。

  這也是為什麼,面對九○年代的經濟危機時,他們認為必須在當地設立農民市集,這是讓農民得以脫貧出困的唯一希望,並刺激當地農業發展。

  農民市集僅在周末開張,週間為農民耕作時期。

  農民市集的存在,刺激當地農業活力,讓該地農作物種類愈發豐富。諸如鳳梨、胡椒與紅蘿蔔等,全是農民市集存在後,才出現在當地的農作物。若非農民市集的存在,當地農民不可能想到要種植這些新的蔬果。

  農民市集不僅是當地居民最為喜愛的聚會場所,更是作為地方生產者與消費者互通有無之處,也讓物產貿易成為刺激當地農業發展的核心。

  沿途可見新鮮水果的販賣,孩童在極小的時候,便被訓練成有能力進行蔬果交易販賣,小孩在路邊向來往車輛行人販賣香蕉等蔬果。

  Foréké

  影片約四分鐘半。

  傳統農業耕種多為婦女下田以維持家用所需,此時則四處可見小塊農業開墾區,該地土壤肥沃,氣候適合耕種熱帶與溫帶作物。

  九○年代經濟危機一開始,原先工作為攝影師的 François Kenfack 帶著兩個妻子來到Foréké從事農耕。有時因著土壤不適合所種植的作物,果子時常原因不詳地難以收割。Kenfack一家亦自行搭建簡易的灌溉系統。

  他們與鄰居進行混合式耕種,不僅可以維持全家溫飽,還可有多餘作物進行交易,以支付日常生活所需與孩童學費。

  這裡的景緻完全不是枯竭貧窮的非洲風貌。

  九○年代經濟危機讓不少在城裡工作的人,決定回到已經相當擁擠的鄉村,進行農業耕種。

  

  影片約六分鐘半。

  甚至連淺灘都成為開墾區。淺灘特性為即使是乾季時期,該地依舊濕潤,可種植作物。雨季一到,則棄耕。

  這是一群同樣在九○年代經濟危機時期,離開城市工作與生活,來到這塊淺灘耕種的農人。尤於淺灘反而是利用乾季在耕作,耕作季節與其他地區不同,以玉米來說,往往比其他地區收成早些,因此可以賣到極好的價格,為當地農民帶來些許盈餘。這些人離開都市,來到此地耕種,漸有能力蓋房子、娶妻,相較那些在都市討生活,甚至陷入失業困境的親友,這群淺灘農人相對富裕。

  由淺灘在乾季被用作農耕之地的運用,可見喀麥隆農民善用土地所有可能性來耕種的靈活應變能力,該地農業甚至被稱為「生存經濟」。

  

  影片八分十五秒。

  收割後,農民必須租用貨車,將農作物載到集體市場販售。

  九○年代咖啡價格大跌,不僅重挫當地經濟,更改變農產景觀。此時當地仍有咖啡樹,但漸被棄耕,土地漸改成蔬果耕種。

  在這海拔一千六百公尺高的區域,不再是混合式耕作,而是專植單一作物番茄,播種密度高,以確保三顆蕃茄種子裡,至少有一顆發芽。當地土壤特性只適合番茄,因此當地蕃茄種植不只是為了自家食用,而是供以對外販賣銷售,宛若早期的咖啡與可可豆。

  當地傳統文化的社會連結相當穩固,且鼓勵成功,無論身處什麼樣的條件,有著何等機會與挑戰,當地傳統文化精神要求人必須獲得成功,強調出人頭地的價值。這同樣被視為是當地文化動力的來源。

  一旦出人頭地,傳統社會價值同樣要求成功者回饋社群,為族人做事。

  影片約十二分鐘。

  在此傳統精神下,由於該地仍以農業為主,獲致成功者在當地建構農耕所需的配備建築,例如儲藏糧食的建物與籃子等。

  在海拔高達兩千公尺處,設置一座實驗性農田,該地開發程度仍低。有時雨季雨量過大,往往沖刷土壤,不利於耕種。種子價格對於該地居民負擔過高,大學裡的研究員試著在實驗性農田裡,尋找更適合的植物栽種,以協助當地居民脫貧出困。

  

  影片約十四分鐘半。

  當地特殊農業景觀:多種作物混雜且密集栽種,卻不見農人或機械耕作痕跡。

  該地農主僱用農工,以手工方式,進行耕作。當農主剛到當地,該地雜草重生,多年開墾後,漸成良田。購買蔬菜者來到他的田裡,由於是大量栽種,價格好談,中盤商往往一次購買一整片田的蔬菜。

  農產品商業販賣可提高耕作利潤,若能將農作物加入全球市場販賣,例如將該地農產品送到歐洲市場販售,將可提高當地農民收入。

  

  影片約十七分鐘十秒。

  農民將農作物載到 Douala 販售,然而近年來利潤愈來愈低,因為交通運輸與運貨成本愈來愈高。

  

  影片約二十分鐘。

  Douala 近年人口暴增,如何餵飽城市人口,成為當地問題。

  Douala為港口城市,過往用以作為咖啡與可可豆外銷的輸出城市,該城並無集中一個大批發市集,而是擁有數個批發市集,以作新鮮蔬果販賣,鄰近港口,批發商向農人購買商品,再販售給城裡的零售商。大批發市集的營運時間不定,全憑卡車何時自農村載貨抵達城裡的時間來決定,通常晚上六點逐漸抵達,直到隔天凌晨,一整晚,運載蔬果的卡車來來去去。

  然而恰是在這樣的蔬果商業販賣條件中,喀麥隆將國內蔬果往鄰近非洲國家販售,各種蔬果都有,大批發與零售皆有。由於缺乏冷藏設備,因此所有新鮮蔬果必須在一日內全部售完。

  然而該地區地質為淺灘,不利於新鮮蔬果販售對衛生與保存的要求,民眾要求政府改善,而非交由人民自行處理,才能將農產品以更好的品質,用更高的價格,販售至他處。

  

  影片約廿四分鐘十六秒。

  Douala 有個大型中央市場,可作為農產販賣市集的典範,該地較有組織,衛生設備亦較佳,所有貨物運輸全經過買賣販售者與政府官員之間的協商。

  另個問題是,這樣的農業發展,在喀麥隆是否有未來?是否可作為經濟發展的參考典範?

  

  

  


  這支記錄片輕鬆好看,詳實呈現喀麥隆的自然與農業景觀,以及農業耕種裡的人民活力。不僅大綱式地點出喀麥隆該地區改變農業耕作形式的原因──九○年代的經濟危機,呈現因應不同地質而選擇的作物種類,對於此時發展上的困境(農產品運輸成本與大型市集設備不佳等),亦不避諱。

  自給自足與作為商品販售的農業耕種,並存於該地區,共同點是農業餵飽了喀麥隆住民,並呈現其活潑創造力與生命力。

  

  出身農村西螺,讓我對土地與農田或許較那些在城裡長大的小孩,多了些熟悉、親切與認同感,然而就像多數讓農村土地餵養長大的人們,在個人生涯規劃中,確實不曾有過類似「回歸土地」或「為農村效力」的想法與意圖。

  尤有甚之,返鄉的念頭不曾有過,遠颺流浪他方的渴望卻始終炙盛。

  反而是在此時即將前往遠方流浪的準備過渡期,在閱讀與觀看異鄉農民奮鬥時,漸懂農民運動與爭取「糧食主權」的意義何在。

  

  於出發行囊裡,裝進第二十根暗黑羽毛。

  

  

  

  

2 則留言:

萊西 提到...

影片裡的市集中的青菜和水果看超來好吃吃(流口水)
交通不發達真的對農產運送不方便呢!
和迦納人比起來,喀麥隆人好像比較精壯些~
希望殺蟲劑大公司不要前進喀麥隆
才不會加速開發森林和糧食被污染的危機,農民也不會為了買不必要的農葯負下債務。
題外話…
喀麥隆在足球界可是非洲雄獅呢!
(雖然今年的FIFA迦納表現比較好,進4強)

Jala天氣變冷了,貓咪暖毯的使用季節來臨,
保重別感冒喔!

天堂島嶼 提到...

只要有農耕的地方,大概都很難避免殺蟲劑公司的荼毒吧,我猜,而且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愈是政治專制、民主不發達、資訊更不公開且輿論力量更薄弱的地區,生態環保的問題很可能只是被掩蓋得更深層而已。
啊啊啊……,真是愈來愈悲觀的想法……。
 
足球真是好,讓不少在國際勢力較屬邊緣的國家,也能趁機打打知名度呀,哈哈!
 
感冒還好,倒是陰雨不斷,讓我的過敏頗為嚴重,伴隨著,就是氣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