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2010

尼日鈾資源的征戰掠奪

  閱讀尼日飢荒相關資料時,很快看到極為類似的非洲慘難劇情:富饒稀有礦物的開採營收並未回饋當地,物產收入完全無法讓當地居民獲益,以改善日常生活與生存條件,從來就只落入政治掌權者與外國資本家的口袋。


  尼日尤讓人垂涎的,更在其豐富鈾礦。

  尼日鈾礦發現於五○年代,很快成為非洲最大鈾礦出產國,占全球產量8%,此時為全球前三大鈾礦出產國,年產量提高至三千三百噸,佔全國總出口收益的百分之四十八,先前其開採權長期由法國核能公司 Areva所獨佔,為了提高鈾礦出口收益,尼日前總統Mamadou Tandja決定終結法國對採礦權的專制壟斷,2007年,中國公司取得合法開採權,亦同意加拿大、澳洲、南非、印度與英國等較小公司前來開採。

  

  近年來,法國核能公司 Areva在尼日的鈾礦開採引發愈來愈多的爭議,相關報導與紀錄片不斷出現,讓法國人民開始意識到日常生活裡的便利舒適,建構在何等國際剝削體制上。

  法國核能集團 Areva在開發鈾礦時,為了節省成本,並未注重環境保護與相關人員的安全問題,讓開採礦工與居住該地的游牧民族 Touareg 暴露在鈾礦的輻射性威脅下,造成健康衛生問題,因此罹癌的確切人數不知。

  此外,Areva 並未將採礦盈餘回饋到當地,Touareg往昔生活游牧區遭受剝奪,成為Areva 採礦區,Touareg 族人並未因鈾礦開採而受益,卻被迫承受採礦而來的空氣、水與土壤的輻射污染,生活日益貧困。

  2007年開始,Touareg 開始組成反叛軍,Mouvement des Nigériens pour la justice(尼日正義運動,簡稱MNJ),攻擊與挾持人質事件不斷,要求Areva公司必需將一半的採礦收益回饋當地建設。然而眾所周知的是,在背後為Areva公司撐腰的,除了尼日政府,更有法國政府。

  法國電力公司EDF 有三分之一的核反應爐運作仰賴尼日鈾料,到了2012年,更將有高達一半的核反應爐需要來自尼日的鈾礦。

  讓人擔憂的是,因著Touareg反叛軍MNJ的成立,造成尼日國內動盪與治安隱憂,也讓外國勢力悄悄伸入尼日。

  因著鈾礦開採,尼日北部戰亂日形頻繁。

  尼日政府曾指控Areva集團支持Touareg 游擊隊,以嚇退其他採礦競爭者;Touareg 游擊隊指控中國提供武器給尼日政府,換取開採執照。曾有傳聞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Muammar Gaddafi)暗自支撐Touareg 游擊隊以打擊Touareg 游擊隊尼日政府等。

  

  鈾礦開採過程,造成當地極大的輻射污染,危害居民健康。

  Areva 集團用來清理礦石的硫酸污染井水,空氣裡,四處漂浮充滿高度輻射線的灰塵。尤有甚之,遭受輻射污染的廢棄金屬材料被貧困的當地居民回收,用作房屋建材、車子與廚具之用,擴大當地輻射污染範圍,危及居民健康。

  雖有輻射汙染的確切證據,然而在欠缺進一步篩檢調查的情況下,無法確定受污染人口的確切數量。

  除此之外,被視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當地農業耕種,同樣飽受採礦帶來的污染。

  尼日政府完全並未詢問居住當地 Touareg 族人的意見,持續擴大鈾礦探勘工程。MNJ領導者Aghali Alambo憂慮地表示:「游牧生活是我們的文化,支付水、木柴與電費並非族人習慣,然而在城裡,一切都得付費。如果族人沒有工作,就必須在所有人面前乞求施捨。而這,傷及我們文化的信譽!」

  

  相關報導逐漸出現,特別引起我興趣的,是一支法國媒體 France 5 紀錄片:【Niger la bataille de l'uranium】(尼日鈾礦之戰,by Nahan Siby, Frédérique Denis and Stéphane Manier),內容著重在因著法國 Areva 公司以不當方式在尼日進行鈾礦開採,造成環境與生態災難,並改變人文景觀,危及 Touareg 游牧民族的文化傳統,不僅在當地製造更多戰亂貧窮,開採鈾礦所造成的輻射污染更是不可逆的環境災難。

  【Niger la bataille de l'uranium】這支紀錄片探討法國核能集團Areva之為尼日鈾礦開採最大獲益者,其採礦方式如何要尼日人民付出健康、政治與環境生態上的代價。Areva 集團並未遵守開採鈾礦所需採取的保護措施,任由礦工、尼日居民與當地生態暴露在污染底下。

  尼日的鈾礦之戰約始於六○年代,法國公司 Areva 的前身Cogema,近乎壟斷了尼日的鈾礦開採,也因此能在市場上提出極具競爭力的價格。而尼日政府則在聯合國底層,搖尾乞憐更好的經濟發展。

  法國核能集團 Areva在尼日進行採礦這四十年來,賺取經濟暴利,然而就居住在該區與鄰近Arlit 大城這八萬名居民來說,就Moussa Tchangari之口,就只賺取了灰塵、輻射線、更嚴重的環境污染與更加惡化的生態條件。

  當地居民游牧民族 Touareg 為 berbere 族的一支,再也忍無可忍地拿起武器,向 Areva 集團爭取權益──鈾礦開採收入必須合理平衡地回饋當地,採礦條件必須尊重 Touareg 傳統生活方式、健康與生態環境,優先採用原住民以提高當地就業率,並中止原料買賣許可,以及畜牧區的研究活動。

  綁架、突擊駐軍與封鎖主要道路,成了Touareg 反叛軍MNJ少數可對尼日政府施壓的方式。

  在國際利益關係角力與尼日政府貪瀆無能之下,剝削迫害的Touareg 游牧民族只得拿起槍,為自身存亡與文化尊嚴打起游擊戰!

  

  Touareg 傳統為遊牧生活,除了畜牧與貨物運輸(有時為非法的武器與毒品),並無其他收入,鈾礦開採的盈餘成了讓他們脫貧出困的唯一希望。反叛軍約始於九○年代,即有可能在鄰國利比亞政府支持下,反叛軍獲得良好軍備,針對外國公司,開始一波波致命性攻擊,首先遭受攻擊者,自然是法國公司Areva 。

  2007年,中國公司亦從尼日政府手裡獲得合法開採權,然而該地礦藏區乃為法國地質學家所勘察確認。法國公司Areva 向外宣稱,中國所獲得的礦產區之重要性並不大。

  

  片中受訪者之一Bruno Chareyron,身為核物理工程師,為Criirad專家(la Commission de recherche et d'information indépendantes sur la radioactivité),並不看好核能的未來,於報導中,更明白告知鈾礦開採之於礦區居民健康危害。

  

  Touareg 反叛軍MNJ要求採礦收入必須有一半回饋當地,優先採用原住民以提高當地就業率,並中止原料買賣許可,以及畜牧區的研究活動。

  2007年以來,MNJ開始在法國核能集團Areva 運作的Agadez地區行動,活動範圍直達查德湖。Agadez地區並因而開始進入「戒嚴」狀態,多人因而被殺被捕,傳聞尼日軍隊虐待、強暴當地Touareg族人,甚至搶奪、屠殺 Touareg 作為唯一收入來源的羊群,以對MNJ進行報復。當尼日軍隊在地雷區移動時,逼迫Touareg族人走在軍隊前頭,充當「人肉盾牌」。

  

  在並未事先徵取當地人同意的情況下,廣大開礦區的許可權便被尼日政府授予外國公司,牽動當中超過三萬人的生活,其中多數為Touareg,被下令疏散,被迫將祖先生活的土地讓渡給外國公司。Areva 領導下的鈾礦開採,嚇跑了牲畜,讓此地區的游牧業無以為繼。至於手工採礦、綠洲農業與季節性放牧等傳統行業更是飽受威脅,直接影響到此地複雜而微妙的平衡關係。

  

  Arlit 區的鈾礦開採動工不久,1973至1974年間發生的乾旱便讓當地不少Touareg族人移居至大城,亦或移民至阿爾及利亞或利比亞。八○年代末期,這些移民當中約有兩萬人回歸尼日,導致一場經濟動盪,因尼日無力消化這波人口暴增。

  預期在2010與2012 年間進行的新開採據點,提高Arlit 與 Akokan這兩個已有開採據點原本即存在的健康與輻射污染的恐懼。民間獨立研究組織指出,當地飲用水所含輻射量超過國際標準,且放射性廢物露天存放了數十年,而工廠廢料則被運出,被充當資源回收,用作建材與廚具等。

  2007年5月,Criirad專家提醒Areva領導者與尼日政府,當地gamma 輻射量超過標準一百倍以上, Sherpa組織則指出附近兩家主要大醫院裡,呼吸系統疾病與肺病病患大幅增加。然而在欠缺專家長期研究之下,當地人所冒的生命危險難以逆料。

  

  該記錄片工作人員深入尼日北部礦產區Arlit,遠達Aïr山麓甚至接近撒哈拉沙漠邊緣,有些畫面來自隱藏式攝影機,伴以口白註解。

  該記錄片主要讓這場鈾礦爭奪戰裡的弱勢者,有機會發聲:讓反叛軍簡潔扼要地解釋他們的訴求,也讓 Médecins du Monde 、le Criirad 與Sherpa.等法國與尼日民間組織有機會發言。並訪問法國核能集團Areva發言人,解釋資本家的採礦立場。

  France 5 這支紀錄片難得地深入 Touareg 反叛軍,站在受壓迫者的立場說話,並持平客觀地報導不當開採鈾礦對環境生態如何造成難以修補的汙染與傷害。

  當我們頌揚核能發電如何環保,有時只是不知在這背後運作的一切,如何污染他人土地原鄉,以何等兇殘方式,摧殘另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又沾染多少遠方不識者的鮮血與淚水。

  

  



  片頭一開始,記者一行人試圖進入採礦區Arlit,離礦區四百公里,媒體便必須有軍隊與直昇機伴隨,且沿途被禁止拍攝,法國記者只得使用隱藏式攝影機。到了鄰近的Agadez,即便已辦妥該有的證件,仍無法進入Arlit,法國媒體身分只夠讓記者一行人避免牢獄之災。

  尼日軍方拒絕伴隨法國記者進入採礦區,藉口是該地 Touareg 反叛軍MNJ橫行,一旦尼日軍隊進入該區,便是引發一場混戰,「想死的就去!」尼日官員 Mohamed Ben Omar 這般跟記者說。也因著Touareg反叛軍作亂這個最好的藉口,法國記者同樣無法探視鈾壙開採與其環境污染的真實情況。

  

  影片約兩分鐘半開始,2008年一月,記者一行人曾前往Touareg反叛軍控制的 Téréné 沙漠進行採訪。

  Touareg 反叛軍MNJ完全願意接受記者採訪,並帶領記者前往戰亂發生的地方。一下車,反叛軍開始收聽法語廣播以了解狀況。信任漸漸在記者與反叛軍之間建立。

  MNJ戰士Mohamed Wanjada 表示,尼日完全沒有言論自由。

  記者慢慢理解,就反叛軍而言,以各種方式獲得注視,這是在政治上宣告自身存在的方式。相對地,威脅Areva 集團或者擄掠人質,具有上述同等意義。

  

  MNJ首領顧問 Mohamed Aoutchiki 表示,他們並不想製造恐怖炸彈,更不願與任何人作對,就只是希望鈾礦開採收入能夠造福當地居民並維護生態環境。

  

  影片約五分鐘半,反叛軍帶領記者來到曾發生戰亂之地。阿爾及利亞軍人曾在這兒屠殺 Touareg 的羊群駱駝與人,該地仍有駱駝遺骸與受害者屍體。連阿爾及利亞都前來利用鈾礦,然而卻無人保護當地居民Touareg族人的財產與生命安危。

  然而這是一些記者無法確認真偽的訊息。

  

  影片約七分鐘十秒,完成任務的反叛軍戰士逐漸歸來。據說反叛軍約有三萬五千人,基於安全理由,必須四散各地。

  MNJ首領 Aghali Alambo 主動與記者攀談,表示在這長達四十七年的鈾礦開採裡,不曾有過分毫貢獻給當地居民,反叛軍要求未來必須有一半收入用於該地發展。

  

  影片約十分鐘,反叛軍受訓狀態。

  然而這支游擊隊仍難以抵抗保護鈾礦區的尼日正規軍隊。

  負責MNJ訓練的 Ahmed Wagaya 宣告MNJ完全未受任何來自國外的援助,所有軍事配備全都是MNJ打敗尼日軍隊,直接接收尼日軍隊軍事配備而來,且MNJ擄掠不少戰俘與人質,造成極大傷亡!

  

  影片約十一分鐘半,該地約有三十名俘虜是被戰敗的尼日軍人,雖無正式監禁,然而該地山勢讓這些俘虜寸步難行。

  一名戰俘 Ibrahim Manou 表示,在該場戰役中,MNJ遠比預料中來得強大,尼日軍隊只得投降。

  在記者造訪過後,該批戰俘即被釋放,然而MNJ卻也曾俘虜 Areva 工程師,為了能引起尼日政府與外國資本家注目,MNJ只得攻擊工廠與礦區,甚至俘虜人質。

  即便如此,尼日政府仍拒絕與反叛軍協商。

  

  影片約十四分鐘,這四十年來,法國核能集團 Areva 在尼日的鈾礦開採,讓該地衝突逐漸上升。

  過往,石油價格低廉且核能發電令人恐懼,尤其是在車諾比意外發生之後。然而石油危機之後,法國政府渴望在能源取得上獲得獨立,開始大力發展核能發電,其他各國亦然,法國核能集團 Areva在核能發電廠上的發展因而成為模範生,而尼日政府同樣希望在這當中獲利,從此以後,Areva 與尼日政府成為莫逆之交。

  

  影片廿分鐘開始,即便鈾礦開採為法國核能集團 Areva與尼日政府帶來豐厚收益,然而尼日仍排名全球最貧困地區之一。隨著鈾曠價格攀升,稍稍改善尼日人民的生活條件,然而卻是南部首都附近的居民獲益,而非北部礦產所在地區的Touareg 族人受惠。更因著鈾礦產區衝突日益升高,尼日政府伺機阻隔所有的媒體報導,箝制新聞與言論自由。

  

  影片約廿二分鐘半,記者試圖更深入理解 Arlit 採礦區的狀況。過往Arlit不過是沙漠入口,此時咖啡店與各種商店林立,主要且唯一收入來源是鈾礦開採。尼日人在此居住並非為了生活樂趣,而是採礦求生。

  上午七點,公車將當地礦工載往礦區。該區約有四千名礦工,而Arlit就靠這四千份工作收入在支撐。該礦區更是世界上最大的鈾礦開採區。

  

  影片約廿六分鐘半,鈾礦製造成可密封在桶內,輸送到歐洲的「黃餅」狀態的製造過程。該過程需使用硫酸與水來洗滌鈾礦石塊,成千上萬噸開採廢料露天棄置在旁,製造大量且可飄至遠處的輻射塵。

  Areva 集團發言人 Yves Dufour 則宣告當礦務開採出來時,非常潮濕,呈液態狀,完全不會造成污染當地的輻射塵,Areva 集團的處理就沙漠當地生態而言,相當理性合理。Areva 集團、尼日政府與各獨立實驗室皆進行研究,確保安危。

  然而記者認為Areva 集團不過避重就輕,只提出技術性的解決層面,

  影片約廿九分鐘四十五秒開始,鈾礦開採所造成的輻射污染層面遠高過預期,例如採礦使用的金屬管長期被竊取以作資源回收,被使用作為房屋建材、汽車零件、廚具與各式各樣用途上,該金屬管往往已飽受高度輻射污染,當這些金屬器材被回收利用,已讓當地貧困居民深受輻射污染的危害卻不自知,仍持續使用已受輻射污染的金屬所製成的器具來灌溉植物,讓汙染範圍與程度日益擴大。

  Criirad的Bruno Chareyron表示,Arlit 位於沙漠區,泰半水資源全被 Areva 作為採礦工業用水,而這些被鈾礦污染的工業廢水完全無法再生利用。然而鈾曠工業廢水已重度污染該地的井水資源,Criirad向Areva 提出警告,然而該核能集團仍持續漠視。

  醫療相關團體指出,輻射線所造成的身體傷害,例如癌症,所需的醫療器材極為龐大昂貴,且一般醫生檢查無法及早發現潛伏病源。此外,Areva 集團雖曾派遣醫療團體前往 Arlit 主要醫院探查,然而給人外在觀感是這個醫療團體乃為Areva 集團工作,無法做出正確客觀判斷。

  事實上,Areva 集團在當地開採鈾礦這長達四十年的時間,該地僅出現兩個罹患職業疾病的案例。若此屬實,那麼 Arlit 礦區可謂公共衛生的天堂了!若這個數字並未反應真實情況,那麼表示有許多相關且數目不詳的病例並未被發現,或許未來相關案例才會逐漸浮現。

  然而面對因採礦與輻射對當地居民健康影響而來的相關責任,Areva 集團發言人不斷推拖,指責記者暗示該地區所有人都因鈾礦開採而生病一樣!應該讓醫生去做他們的工作。

  

  

  影片約四十分左右,面對鈾礦開採而來的環境污染與健康問題,尼日政府完全束手無策,鈾料佔了該國總出口一半左右的比例,而法國 Areva 集團又是唯一有能力在當地開採鈾礦的公司,若對Areva 集團施壓,將搞壞彼此關係,亦將嚇跑其他有意投資的外國集團。

  

  影片四十二分鐘左右,遠比 Arlit 更大的礦區即將開採。原本在該地區進行遊牧的 Touareg 族人將被驅逐,以方便外國公司的開採工程。

  在廣大的尼日北部,一大部分長期以來成為法國Areva 集團的鈾礦開採區,另外一大部分成為中國等核能公司開採區,另外還有一部分在尼日政府掌控下,尚待外國公司前往爭奪採礦權。在此情況之下,過往Touareg 族人進行遊牧的區域,其中一半面積已作為外國公司開採鈾礦之用。

  

  影片四十三分鐘左右,MNJ首領 Aghali Alambo帶著冷漠的憤怒,看著列強在此瓜分爭奪鈾礦權益卻完全漠視Touareg的存亡與利益。他對著鏡頭表示,在這裡居住的人民,習慣依隨自己的牲畜群而生活,知道如何養活與對待動物,並與之生活。這是他們的文化,該地區是遊牧生活。一旦政府允許外國公司在此地區開採鈾礦,在此安置公司與新的器材等,當地居民勢必被迫放棄原有的傳統生活方式,而這會造成許多問題。支付水、木柴與電等等費用,這並非游牧民族的習慣,然而在城裡,一切都得付費。如果族人沒有工作,就必須在所有人面前乞求施捨。而這將大大傷及Touareg的文化信譽!

  

  影片約四十四分開始,Touareg的國度並非只有沙漠而已,在山丘,甚至還存在被視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農物耕種。Soulé Barka 非常以園裡栽種為榮,傳統上,這兒耕種著洋蔥、椰棗、檸檬與橘子,且可運到城裡販賣。這裡的水果質地良好且純屬天然!然而此時連園裡最美的那棵棕梠樹都蒙受鈾礦開採而紛飛的灰塵之災,奄奄一息,生長狀況極差。風大時,鈾礦灰塵甚至會飛到這兒來,造成這樣的結果。

  蔬果種植曾是這地區唯一的經濟收入,然而Touareg反叛軍掌握當地交通運輸,農民已無法將蔬果運到城裡販賣。

  Touareg反叛軍不容許自己在這場鈾礦爭奪戰裡打敗仗,才能分享開採鈾礦的收益並維護祖先土地的生態平衡。如何避免讓該地游擊戰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且不嚇跑 Areva 等外國投資者,現實而迫切的利益衝突,成了尼日政府的燙手山芋、燃眉之急。

  至於Areva 法國集團則希望能以和平手段,繼續維護長達四十多年的壟斷性利益。

  

  

  

  整理完以上資料,腦中不禁浮現一個問題:光就發生在尼日的鈾礦開採真實例子來看,不管是就生態環保、傳統文化保存、公民衛生健康、世界和平與基本人權的維護等各個層面加以考量,是不是又讓我們多了一個反核能的正當理由?!

  而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便捷與近乎喪失理性的追求經濟發展裡,又是建立在地球生態與他者族群利益的犧牲上呢?

  

  於初發行囊裡,裝進第十八根暗黑羽毛。

  

  

  

參考資料:

  

“ Niger la bataille de l'uranium” sur France 5


Les Touareg contre Areva


Gilles Héluin, Bataille pour l'uranium au Niger


Anna Bednik, Bataille pour l'uranium au Niger


Jean-Michel Bezat, Areva et la bataille mondiale pour l'uranium


L’industrie nuclaire française pille et pollue le Niger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