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2015

讀《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花了點時間,將《攝影的精神:攝影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Gerry Badger著,大家出版,2011年)給讀完了.不知是不是之前讀了太多攝影書,再翻這本,反而覺得不如預期精采.且不知是不是出版得很倉促,書裡附了一小本務謬訂正,且從97111頁竟然是英文原文,並沒有翻譯.此外,我覺得這本書的譯筆很普通,有些字句不通,且看得出來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加上排版有時會打斷閱讀節奏,讓我覺得可惜.
  這本《攝影的精神》比較是將攝影放在歐洲歷史脈絡中閱讀,但都只是提綱契領地帶過,如果對近代歐洲思潮、社會與藝術史不夠清楚,能理解的深度有限.讓我收穫比較多的,還是在書的前半段,從攝影的出現開始談起,爬梳早期攝影在歐洲社會中的角色與定位,諸如攝影能不能算是一門藝術?又如攝影如何扮演起記錄歷史的功能等等.好些張經典攝影作品,輪番出現在不同攝影書籍中,可見這些作品不僅本身藝術性高,也在攝影史扮演一定地位.
  書裡一段談到攝影與殖民及觀光的關係,還蠻有趣的:「照片是由攝影家在特定時間站在特定地點拍攝出來的.攝影家之所以拍攝某個場景,首先是為了讓觀眾身歷其境,接著才是其他意圖.……從攝影術誕生伊始,人們便開始借由相機把照片的觀者帶到隔壁小鎮,或是世界盡頭.攝影術源於當時世上最大的殖民者:英國與法國.這兩個國家的攝影家踏遍殖民地,紀錄當地的風土人情,然後將照片發回祖國.這些照片一部份是為了滿足大眾的獵奇心理,內容以風景名勝、歷史遺跡為主;而更多則是用作存檔或研究,讓專家學者投注大量時間提煉出照片所蘊含的資訊.」
  「在攝影術誕生的同時,大眾旅遊業也開始興起,兩者的時間是如此接近,我們很難判定是哪一方刺激了另一方.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們每到一處都會購買風景照,藉以回憶這段旅程.19世紀中葉起,英國人Francis Frith三度前往埃及和耶路撒冷,最後建立了一種大為成功的攝影商業模式:雇用大批攝影師,大量供應地形風景照.」(p.131
  看到這段,我才想起攝影跟風景明信片以及觀光旅遊的關係,可一百多年前的人旅遊時買明信片作紀念,現在的人則直接拿手機自拍、打卡,立即跟全世界分享,哈哈.
  這本書比較是將攝影放在歷史與社會脈絡中來檢視,在談到肖像攝影時,作者認為:「肖像攝影也許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我稱為『名流肖像』(society portrait),被攝者是公眾熟知的大人物;另一類我稱為『社交肖像』(social portrait),被攝者是一些平民百姓,只有親朋好友認識他們.這兩類肖像照的區別非常明顯.首先,攝影師不認為自己有必要討好那些默默無聞的群眾,但拍攝社會名流就有此必要.即便是理查.阿維東領軍的名人肖像風格,看似以最不留情的眼光審視,也是種拐彎抹角的恭維.這些公眾人物願意忍受這種待遇,是因為他們十分篤定自己高貴的身分禁得起這種審視,他們甚至樂在其中.」
  「名人肖像和社交肖像的差別,同樣出現在我們對這兩種作品的解讀.……當我們在觀看名流肖像時,我們看到的是傳記;而當我們在觀看社交肖像時,我們看到的是社會學.名流肖像拍攝的是個人,而社交肖像拍攝的是類型.閱讀名流肖像牽涉的是資訊,而解讀社交肖像則牽涉到思考.」(p.174
  雖然這本書有一些我覺得稍微可惜了的地方,但瑕不掩瑜,還是可以讓人學到不少東西,尤其是從歷史與社會學角度來觀看攝影.末了,記下拉茲羅.摩荷理-納在吉於1920年代的那句名言:「未來的文盲,會是那些不懂攝影的人.」(p.23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