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2015

讀《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

  將《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V. S. Naipaul著,馬可孛羅出版,2015年)捧在手上,期待又開心!翻開書扉,開始皺眉頭,這本書厚厚將近六百頁,免強讀了三分之一,決定放棄.
  這本書原文出版於1981年,1979年伊朗什葉派革命,何梅尼上台,作者因此對伊斯蘭世界感興趣,以六個月時間,親自造訪伊朗、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與印尼這四個伊斯蘭國家,做了此書.
  雖然作者V. S. Naipaul本身是出身千里達島的印度家庭,然他已是移民到英國的第三代,在文學上成就極高,尤其以小說及旅遊文學著稱,獲獎無數,甚至在2001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本身並非穆斯林,這趟行程雖因對伊斯蘭的興趣而起,然而作者完全無心深究伊斯蘭教義,亦無意對《可蘭經》有進一步了解,整本書通透以「帝國之眼」在看待並詮釋他所未知的伊斯蘭世界,充滿西方菁英知識分子的傲慢與偏見,用語近乎尖酸刻薄,在他筆下,所有穆斯林宛如未開化的野蠻迷信之人,讓我非常失望.
  台大教授蔡源林為這本書做了一篇很精彩的導讀,文裡提到薩伊德曾大力抨擊V. S. Naipaul,認為他的著作:「屬於康拉德以降的描寫西方殖民主義的寫實主義文學傳統,這個傳統的特出主題除了對殖民地的壓迫與不公充滿人道主義式的同情之外,便是對西方殖民者撤離後的後殖民社會之動亂、貧困、失序,以及本土民族主義統治者的腐敗與殘暴,充滿著生動地描繪與無奈的控訴,彷彿後殖民時代其實比西方殖民時代更加令人難以忍受.」(p.16
  讀了作者關於伊朗的描述,很快明白薩依德對他的批評不是空穴來風,例如作者對何梅尼的形容極為苛刻:「何梅尼的雙眼確實眼神凌厲,輪廓則即富於肉感而難以掌握,面相偏又像個地痞流氓.」(p.42)書中諸如此類描述,不勝枚舉,讓我只覺自己似乎讀著一大本偏見苛薄集,甚至覺得Marjane Satrapi的繪本《Persepolis》都還比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著作都還能讓我理解伊朗在政治、宗教與社會上動盪,Amin Maalouf這本《撒馬爾罕》裡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對中東及伊斯蘭歷史的靈活掌握、動人故事與細膩筆觸,更是《在信徒的國度》所不及的.在這當中,便可發現在伊斯蘭世界的「內部」與「外部」看待、詮釋與書寫上的極大差異.
  雖然《在信徒的國度》讓我讀了三分之一,便決定放棄(值得閱讀的好書太多了,我現在看書又不為了繳報告或論文,不需要免強自己讀完),但我還是有學到新東西,尤其讓我發現「觀點」的重要.有個說法:「這世界沒有別人,就只有自己,個人詮釋的世界,不過自身內在折射.」放在這地方,似乎也頗適用.這讓我更加想提醒自己:文字是有力量的,字裡行間的訊息是會傳遞出去的,影響是會持續擴散出去的,時時自我觀照,下筆時,問自己為何書寫,做一件事情的起心動念為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