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2014

讀《我們一家陌生人》

  《我們一家陌生人》(Raja Shehadeh著,聯經出版,2010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先前讀過作者另一本著作《漫步巴勒斯坦--消逝中的風景》,很是喜歡!這本更早之前出版的《我們一家陌生人》是本自傳,從作者自身在巴勒斯坦成長與在黎巴嫩念書的經驗,折射出當時包含巴勒斯坦、黎巴嫩與敘利亞整個區域的政治與社會氛圍,那已非個人故事,卻是「史實」碎片.
  父親堪稱影響作者最大的人,書中不乏複雜難解的父子關係,作者熱愛文學與文字創作,身為巴勒斯坦知名人權律師的父親卻要他同樣走上律師一途,作者因著父親與家族,放棄與美國戀人的愛情,終究成為律師,夜晚寫作,一心渴望得到父親認同,卻也巴不得擺脫父親掌控.待父親被人刺殺身亡,從整個調查過程,可以看出以色列政府對巴勒斯坦人的態度,那是極度「政治」的.
  這本書之所以動人且相當具有閱讀價值,在於作者不僅細膩深刻地往自身挖掘,在他自我反省與自身認同的追尋中,更可見整個巴勒斯坦問題的複雜困頓,或許這正是文學的力量吧,在一個人的身上,說出了整個時代與民族難以一言道盡的深沉悲痛.
  作者是誠實勇敢且相當具有前瞻性的,他是個走在眾人之前的先驅,我想,因此他的一些想法與作為並不為巴勒斯坦同胞所支持,例如他認為巴勒斯坦必須放棄將以色列趕出巴勒斯坦的想法,必須承認並接受以色列的存在,與以色列和平共存,甚至迎頭趕上以色列,巴勒斯坦才有生存空間.
  書中一章提到作者首度造訪美國,與居住華盛頓的巴勒斯坦人接觸,觀察分析精準、犀利而沉痛,例如與美國活力對照下的巴勒斯坦:「在家鄉,一個人的勝利被視為另一個人的失敗;有如那塊土地無力供給多一個人的成功.這裡的人似乎崇拜贏家.在家鄉,社會以猖獗的腐蝕性忌妒共謀破壞、阻擋、拉下那些取得成功的人;那個社會只會鼓勵你畏畏縮縮.你大部分的精力耗在擴展觸角探查社會對於你的行動的看法,因為你的存活取決於和社會維持和睦關係.你必須恭謹對待家族成員以便持續依賴他們的支持.你必須耗費無止境的時間在乏味、無意義的社交場合,因為缺席會被人家看做不可饒恕、唐突冒犯的傲慢.我的家鄉或許是先知的土地,但絕非仁心善意的土地.」(p.183-184
  描述流亡在美的巴勒斯坦人如何想像被以色列佔領中的巴勒斯坦,甚至期待作者慷慨激昂地譴責錫安主義敵人,將之視為所有苦難根源,作者難以從命:「一會兒之後我才了解到這樣做就是對我自身存在的一種背叛.將我的生活簡化,以黑白分明的話語描述是在否定我自身的現實,實際上我所體驗到的東西處於灰色地帶.如果這些鄉親真的關心我,他們必須把我看做有血有肉的人,一個並非如他們樂於想像、只存在於對抗佔領之英勇時刻的人.他們必須了解到我就跟他們一樣;我的社會自有其尊嚴,並非派生自對錫安主義敵人的否定.它是個活生生獨立存活的社會,依據多樣複雜的需求不斷地變化和發展;一個艱困和折磨人的處境下力圖生存的社會.如果真的有心,他們可以理解這些處境,試著站在我們的立場來看待事情.只有這麼做他們才有辦法了解我們的需求,對我們的抗爭有所幫助.」(p.185-186
  「多數我所遇到的巴勒斯坦人都急於想知道佔領區的生活,但他們期望聽到的和我必須訴說的東西之間存在巨大的落差.他們的印象來自媒體的塑造,然而我們的生活並非一連串媒體報導的戲劇性時刻,如果實情真如媒體所言,我們的神經老早就緊繃至斷裂了.」(p.186
  「我如何能夠告訴他我們的英勇之處不在於身涉極大的危險,而是日常生活不屈不撓地面對微小的煩憂和阻撓,其中沒有一樣達到驚天動地的程度?只是每個人,即使處在最民主的環境,免不了會遇上的官僚麻煩.然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些麻煩不是隨機、偶發,或時有時無.它們持續不斷地發生,成為政策的一部份,令巴勒斯坦百姓的日子飽受煎熬,最好就是想辦法離開,不要留著繼續受苦.我們的勇氣表現在決定留下來,而不是故意作對或甚至採取武力手段對抗敵人的占領.只有少數人採取激烈手段,多數人以留在故鄉表達反抗之意.這是活在佔領區底下的真相,這不會成為刺激的新聞或慷慨陳詞,連最熱心的聽眾也沒多少興致關注這種真相.」(p.187
  之於我,這樣敘述巴勒斯坦的一本書,之能出於巴勒斯坦人之手,才可能從內部那樣細緻深刻地訴說外人難以窺見的內部狀況,以及長年紛爭動亂形塑出巴勒斯坦人什麼樣的生命軌跡.很喜歡這本書,作者說,在最痛苦慌亂的歲月,文學及寫作救了他,之於讀者我,他的作品讓我看見文字的力量與紀錄的重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