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2014

讀寫故事的書的領悟

  沐浴在夏日陽光下的我媽的花.
  昨天半夜跟蘇太講了些前幾天密集讀了一些教人家如何說故事的書的意外心得,跟寫作不全然相關,卻與靈性修行緊密相連,現在很想來整理一下.
  其中幾本神奇地讓我明白人確實活在大腦編撰出來的故事裡,身邊各式各樣訊息不斷,大腦只能擷取非常少的一部份,將未必相關的訊息碎片給編想成一個故事,對自己認定所謂「事情的發生」尋找「意義」與「合理解釋」,甚至「預想未來」,然而這一切無不是一己大腦活動,是人類求生本能.以上是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也符合佛家說法.
  其中一本書的作者從腦神經科學切入,詳細清楚地解釋為啥一本小說好看跟不好看,其實跟大腦運作有關,如果明白並且符合大腦運作原則,故事本身就不會太失敗.
  然後我開始明白,喔,難怪悟道的人都說,人是活在幻象中,不斷被大腦想像、情緒、過往經驗跟小我給欺瞞,人永遠在「過去」與「未來」間來回奔竄,就是不在「當下此刻」,人不可能全然領悟正在發生中的所有真實,礙於大腦機能與生存本能。
  人對「故事」有著本能性渴求,人甚至需要「刺激」、「失敗」、「傷害」與各種「衝突」,才能獲得關鍵性成長與珍貴的生命領悟.試想,哪一部好看的電影,主角不是歷盡萬難,坎坎坷坷,才終於得到他要的?甚至是在遭遇重大挫敗與衝擊,才有了走出不同路徑的契機?況且,一路平步青雲,甚至毫無波折衝突的人生,其實是無趣的,人也不會想要去看這樣的一部「電影」.
  這並不是鼓勵人要自己找罪受,而是可以平心靜氣看待生命中不是那樣順遂的事情,不需要急著拋丟或否定所謂的「負面」,反而可以將之視為靈魂成長的契機,從中領悟一己製造出來的「故事」裡,究竟夾帶什麼樣的靈性成長訊息.
  理解這些後,我覺得自己比之前接受現實層面很多讓人失望難堪或者受傷的事情,包括種種曾那樣過不去的情結或放不掉的情緒,都開慢慢鬆開解離.單純把「現實」當「現實」,還記得自己究竟是誰,清楚什麼才是那可以讓自己「打從靈魂裡快樂起來」的事物,這比啥都還重要.
  也因為較之前更能不帶批判地接受現實層面的許多事,我感覺自己比以前更能「誠實」面對自己與生命本身,更平和地去看見並接受生命中那些看似「負面」但其實細緻、普遍而共通的人生況味,慢慢地,才可能有更高遠的深度與廣度來書寫這個世界,說出之為「人」的共同作為與活著的滋味,進而感動安慰許多人.
  話說,我的生命轉速、變化與衝突都較他人多,因我選擇一條不一樣(而且實在看不出到底在幹嘛)的路,且我的個性很容易吸引戲劇性衝突.若從靈性成長與大腦神經學的角度來理解這樣的人生劇本,許多事情突然有了不同的意義與領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