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2010

沙塵裡待雨的尼日饑民

  不再跳舞以後,舞蹈成了與自己的私密事,很快地,部落格成了出發前往摩洛哥的行前準備之讀書報告。


  明年二月,得去塞內加爾參加世界社會論壇,總覺該對「全球化」、「反全球化」與「另類全球化」等相關議題做些功課。

  原本今天想更深入探討的議題是世界糧食分配不均,沒想到就這樣在尼日飢荒上耗了一整個下午。

  


  尼日位於西非,居民多信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發展最不理想的國家之一,曾為法屬殖民地,於1960年取得獨立。境內多為沙漠,水資源嚴重匱乏,農業發展不佳,人民長期活在糧荒恐懼裡,卻擁有豐富的金、鐵、煤、石油與鈾礦。

  國土沙漠化日益嚴重,然而頻繁旱災、對木材與農地的需求日益增高,無助於政府的土地綠化計畫,自1990年至今,森林面積已減少三分之一,僅佔國土百分之一的比例。

  營養不良、兒童高死亡率與貧窮,對尼日來說,宛如家常便飯。

  2005年,尼日即曾因乾旱與蝗災,導致該年農獲收成不佳而發生大規模飢荒,兩百多萬人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其中八十萬是營養不良的孩童,國際人道組織曾在當地分送食糧,好讓災民可支撐到收割時,然而救援仍來得過晚,為數不少的尼日人仍死於飢荒與營養不良。

  2004年底,聯合國曾對尼日可能發生的飢荒發出警告;一個月後,尼日政府正式向外要求外援,然而國際社會反應冷漠,直到2005年七月中,BBC公佈聯合國提供的尼日災童照片,國際社會才終於開始動了起來,然而當國際人道救援終於進入尼日,無數孩童已因飢荒而被剝奪長大的權利。

  然而專家認為尼日這場災難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這顯示了國際救援系統需要一場深度改革。

  

  2010年,大規模飢荒再度席捲尼日,約兩百七十萬人因此受苦,原因是雨水不足。然而就在2009年十月中,尼日政府威脅起訴尼日境內極為重要的人權組織 ANDH (l'Association nigérienne de défense des droits de l'Homme)破壞國家形象,因該組織向外披露一份官方尚未公告的文件,裡頭宣告尼日即將因該年雨量不足而再度面臨飢荒威脅。

  

  

以下為一則2010年6月法國媒體 France 24 關於尼日飢荒的報導:Niger la famine annoncée



  近三年來,尼日乾旱愈形嚴重,去年聯合國已對尼日可能發生飢荒而發出警告,然而當時總統Mamadou Tandja否認危機的存在。直到Mamadou Tandja被推翻,新政府上台,隨即承認尼日正遭受旱災與饑荒荼毒,並請求國際協助。

  2010年,尼日乾旱與饑荒嚴重,依據聯合國消息,尼日有一半的人口遭受飢荒影響。

  

  影片約一分鐘,由沙漠牧人 Ousmane Al Chabid 的故事開始。烈日荼毒,久旱不雨,讓 Sahel 地區的沙漠化日形嚴重。Ousmane巡視瘦骨如柴的牲畜,無情烈日下,他在乾枯樹木旁,發現自己又多了一頭損失。

  Ousmane對記者不斷強調:「這是飢荒,這真的是飢荒!牲畜全都筋疲力盡了,之前擁有兩千頭牲畜的人,現在只剩五十頭,妳要我說什麼?倖存下來的牲畜體力虛弱,妳看牠們吃什麼?吃沙子!牠們不可能走到市集,我們也無法把牲畜運過去!」離那裏最近的城市得連走三天才能到達,然而Ousmane的牲畜體力已經過於虛弱,不可能撐得過路途。

  

  影片兩分鐘開始。

  饑荒與滾滾沙塵不僅威脅牲畜性命,同時也危及孩童生存。

  這一帶約有五百名游牧者,Mahamadou Maali 跟他太太及五個孩子一同住在帳篷裡。乾旱讓人疲憊絕望,缺糧嚴重,家徒四壁,只剩一丁點玉米粉。帳棚外,沙漠風暴四起,危及帳篷;然而帳篷內,更令人恐懼的是飢荒。橘色沙塵席捲帳棚內,讓孩子的眼睛都睜不開。

  Mahamadou希望這群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全部都能上學,希望他們進步,未來能夠生存,甚至在他老了時,能夠照顧他。

  待沙漠風暴平息,帳篷內所有物件已蒙上一層沙。

  即便沙漠生存條件極為嚴苛,然而游牧牧人向來深諳沙漠生存之道,然而近幾年前所未有的旱災卻讓他們束手無策!此時對未來的恐懼,對沙漠牧人來說,反而是新穎的。

  

  影片三分鐘五十五秒開始。

  Garim Malam Moli 是農人,幸運地剛在城裡賣了幾頭牲畜。

  村落一片絕望,毫無糧食,只剩幾頭山羊,許多人只能餓著肚子睡覺。

  Garim希望跟記者談談,邀請他們前往村落看看。

  所謂村落,不過Garim炙熱燃燒般的沙漠上的幾落草屋。

  此時應是農耕時節,然而村裡所有人能做的,只是枯等情況改善。

  村長Boulfou Moussa 應有八十到八十五歲之間,自幼生長在村裡,不曾見過如此嚴重的乾旱。有幾個孩子試著播種,然而缺水,種子亦不可能發芽。

  放眼望去,一片乾渴砂礫,讓人難以想像這裏亦曾有過農田。去年降雨量過低,收成欠佳,而存糧已盡,此時所有人只能靠那些連牲畜都不想吃的野生種子過活。人與牲畜皆缺食糧與水,不少村人啟程尋找水源,讓幾處草屋空無一人,留在村落的人,也不過是苟延殘喘,這裡生存向來不易,而此時更是無以為繼。

  年紀愈輕的孩童,所遭受的生命威脅愈嚴重,前所未有的疾病開始蔓延,飢荒讓村人一天只能吃一餐,在這群沙漠中人的印象裡,他們不曾遭受如此巨大的飢荒。

  

  影片約七分鐘開始。

  幾個非營利組織在該省份大城蓋了一座健康中心,提供人道救援。

  聚集於此的母親們來自遠方,就為了給健康每況愈下的孩子一個活下去的希望,然而醫生也只能盡力而為。

  一個十三個月大的孩子,因營養不良,只有五公斤重。

  這樣的情形在此地區並非少見,且相對於2009年,甚至爆增三倍之多。

  在收容中心的嬰孩全都遭受重度營養不良,需加以餵食高度營養的牛奶,然而這些孩子已經過度虛弱,喪失生命本能,以致無法自行進食,必須從鼻子將牛奶給灌進去。

  拯救這些垂死孩子的性命可說分秒必爭,然而村落多半離醫院極遠,等孩子被送來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通常經過兩個禮拜的救治餵養,孩子便可離開醫院。醫生的下個任務則是規勸這些母親離開醫院。在醫院裡,多虧非營利組織提供食物,孩子與母親可以活下去,然而跨越醫院城牆,在另一頭等著他們的,卻是殘酷嚴苛的生存考驗。

  

  影片五分鐘五十秒開始。

  在軍隊協助下,政府與人道組織以便宜價格販賣糧食,好讓饑民得以撐到下個農耕收穫期。糧食援助來自國外,然而是當地軍隊協助糧食發放。雖然新上台的政府將饑荒與糧食危機視為燃眉之急地緊急處理,然而仍有饑民空手離去,等待下批糧食到來。

  對領了糧食的飢民來說,還有另個棘手難題:如何將糧食運回去?

  村落往往離糧食發放中心極遠,需數天車程,然而村民無車,牲畜也因飢荒而死去,即使牲畜還活著,也會在搬運過程中死去!

  然而另外也有組織是到各地發放糧食,解決饑民缺乏運輸工具的難題。

  

  影片末了,尾隨橘紅沙塵暴而來的,是天降甘霖,只願帶來農作物豐收!

  

  

  這則報導雖不長,但頗為細膩詳實,由一個個正上演中的真實生命故事與景觀影像,搭配簡約旁白,呈現尼日乾旱災情,無任何灑狗血鏡頭或衝突暴力事件,便足以讓人理解國際人道救援對於這些困於災難者的重要性之何在。

  一碗米,一盆水,一杯牛奶,救得極可能是一個孩子的未來!

  讓我尤其關注的,是沙漠牧人與農人不約而同地說這是一場史前未見的旱災!自然讓人聯想起地球暖化與各地乾旱加劇之間的關係,飢荒造成難民,是否也將增加試圖偷渡到歐洲的非法移民人數?以及水資源與生命延續之間的重大關聯。

  總覺報導與影片已夠有力,無須我再多加註解或紓發個人觀感。

  

  於出發行囊裡,裝進第十五根暗黑羽毛。

  

  

  

參考資料:

Michael Fleshman, Niger : une famine annoncée -- Réaction tardive des donateurs aux appels de l’ONU

Alerte à la famine au Niger

Niger Wikipédia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