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2009

讀《舞蹈家》

(圖:帕多瓦的重型機車一輛。)
  「無薪假之人」的特權之一呢,就是有時間看自己想看的書。
  瀏覽過一本普普通通的書《舞蹈家》(東和鋼鐵.大觀出版,2008年)。裡頭為十篇短文,分別介紹劉鳳學、李彩娥、李香芸、游好彥、張慶三、林懷民、劉紹爐、羅曼菲、伍國柱與許芳宜等十位在台灣舞蹈史上有著極大貢獻的舞蹈家。
  翻開書頁,很詫異地發現名單中竟無蔡瑞月!書裡解釋:「蔡瑞月老師原本也在最初始的撰寫名單之列,惜因多次洽談仍無法取得授權,是憾!」(p.10)
  然我個人實在有些難以想像與理解這樣的狀況……。
  一本涵括十位舞蹈家的書,並不容易寫得好,尤其當中數位已有專書為其立傳,諸如林懷民、劉紹爐、羅曼菲與許芳宜等優秀現代舞者。或許是之前已經讀了這幾位舞者的傳記,閱讀這本《舞蹈家》時,只覺這幾篇文章似乎不過是舞者傳記的摘要,並無一手新資料,亦無嶄新觀點或從不同切入點來描述人物故事。
  整本書,幾乎每篇文章皆是平鋪直述地帶過,讓人在閱讀過後,較難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十個故事裡,還是有些個讓人想記下的內容。
  
  書裡首先介紹的舞蹈家是台灣舞蹈界第一位博士──劉鳳學(1925~)。
  劉鳳學畢業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主修舞蹈,輔修音樂。隨國民政府來台後,開始了舞蹈創作與教學生涯,創作初期,編舞多來自老師那兒得來的經驗,配樂亦以西洋古典樂為主,其餘則運用民謠。爾後開始反思自己對中國舞蹈的認識,不斷自我發問與反省,思考出中國現代舞的可能。研究、創作之於劉鳳學,乃相輔相成。並研究漢唐樂,透過科技與舞譜,重現中國唐樂舞。(p.1-3)
  除此之外,劉鳳學對台灣原住民樂舞亦有所研究,並使之成為創作靈感來源。
  當中曾發生一段美麗的故事:「繼1957年在中國現代舞上的頓悟,隔年發表的〈十面埋伏〉是劉鳳學『第一支突破創作瓶頸』的中國現代舞,然而在推出該舞後,好一段時間她發現自己陷入了特定的思考模式,無法向前邁進。有一回她前往屏東三地門觀察排灣族與魯凱族的樂舞和儀式,某日清晨她漫步於林中,無意間看到一位原住民婦女隨手摘下路邊的野花插在頭上,那般落落大方、自然恬適的樣貌,彷彿與天地渾然融為一體,剎時她豁然開朗:何需給自己如此多的枷鎖與限制?『我致力於超越傳統和現代的界線所做的努力,可能從那時就開始了。』」(p.4-5)
  讓我深感敬佩的,是她認真嚴謹的態度,對舞蹈有所反思,豐富多元的創作,反應她對大時代與文化的關切,以及對舞蹈的認知。一個在狂熱的創作生涯中,還能認真思考著:「中國舞蹈往何處去?」的舞蹈家,怎能不令人感佩?
  當她從原住民婦女輕鬆日常的舉動中,有了自己的領悟與啟發,這同樣是因她不斷在舞蹈中思考探尋著,身心整體細胞呈現打開狀態,面對屬於自己的解答,她已然準備好,才能敏銳抓住那靈光現示的剎那。
  
  書中介紹的第二位舞蹈家是有「蜻蜓祖母」、「阿嬤舞姬」之稱的李彩娥女士(1926~)。
  李彩娥幼時即展露舞蹈天份,在蔡培火的建議下,祖父舉家遷往日本,她在當地小學畢業後,隨即進入日本現代舞之父石井漠的專科舞蹈學校習舞,成為第一位在日本習舞的台灣學生。
  在她回台後的發展,尤讓我深感興趣的,其實是當時的文化政策與時代背景,如何影響著她的創作與發展?
  她在日本學的是創作舞(現代舞),然而回到台灣後,雖然少不了讓她能自由發揮的舞碼,例如獨舞〈西班牙熱舞〉,但也做了因應時代背景的〈反共增產〉、〈保衛大台灣〉,也時常帶著學生到勞軍、義演與募款等場合表演。此外,更因當時國民政府全力推行民族舞,所以她也時常受政府之邀,示範民族舞、編排大會操。當時她完全不諳民族舞蹈,就憑著一張友人提供的唱片、資料參考等,編出第一支民族舞〈王昭君〉,竟使台下大陸遷台人士感動得頻頻落淚。因緣際會之下,民族舞竟成她的創作大宗!(p.12-13)
  閱讀至此,突然不知「民族舞」定義何在?也很難想像她當時如何在受了正規現代舞與芭蕾舞的訓練之下,就著靜態的文字與書面資料,編出她不曾習得且是動態的民族舞?
  除此之外,她自然也做了不少現代舞與芭蕾舞的編舞創作,1971年創立「李彩娥創美教室」,指導婦女韻律操、瑜珈等。
  
  若我沒記錯,在《舞道》裡亦曾提及,劉紹爐在成功創造「嬰兒油上的現代舞」之後,依舊無法全心全力朝著新方向發展,為了舞團生存,依舊得順應文化中心與市場需求,做些較「不那麼抽象」,能讓觀眾接受的舞蹈。
  如果能將舞團發展與作品創造放到時代背景下來探討,或許更能理解舞蹈發展的現實脈絡,釐清藝術與文化政策之間的互動關係。相信這樣的觀點,將有助於全面理解舞蹈與社會文化的發展。
  探討的過程裡,何嘗不是更真實地面對我們所生存的社會,真實明白地檢視文化政策不夠周詳之處,甚至是政治如何深刻細微地影響著社會中人與文化的發展,從而檢討政府相關政策該如何改善與制定。
  啊啊啊,說著說著,偶好像又太嚴ㄙˋ了點……。
  
  在書裡讓人耳熟能詳的舞蹈家裡,倒是出現一位讓人感動莫名的新人物:台灣土風舞之父,張慶三(1943~1984)
  在閱讀此文之前,土風舞對我而言,只存在於遙遠的童年記憶——國小的課外活動時,被迫必須與臭男生手牽手的那種舞蹈。除此之外,好像還跳過:「我們的意志堅,我們的工作勤,把高山打個洞,把石頭煉成金。你看你看四海,都有中國人!嗨喲嗨喲嗨喲嗨喲嗨嗨喝……。」就著這首政令宣導歌《四海都有中國人》所跳的舞,好像也是土風舞之類。
  以這樣的童年記憶為背景,土風舞實在讓我很難引起特殊興趣。
  一直到讀了介紹張慶三這篇文章,才突然意識到,土風舞很可能可以是另外一個我所不知的面貌:「它不是公園裡以流行歌作配樂,伴隨中年婦女們扭動的『土風舞』,而是道道地地穿上各國傳統服飾,呈現各國民間風情,展現人民生活聯歡的民俗舞蹈──folk dance。」(p.33)
  讀著以土風舞為一生信念的張慶三的人生故事,很敬佩他對土風舞學習與推廣,所付出的所有心力。當時台灣民風保守,土風舞形象清新健康,是少數為人接受的聯誼舞蹈,此外,土風舞在台灣的普及,張慶三個人魅力亦功不可沒。
  我發現在各個領域,多數可以做出開創性事功的人,多半極具個人魅力與獨特風采,在舞蹈方面,幾乎毫無例外。
  只可惜,張慶三走得太急又太早……。
  
  書中所介紹的其他幾位眾人耳熟能詳的知名舞蹈家,坊間已累積相當多的出版品,這本書的資料未必較齊全,在此略過。
  不管這些人戮力而為的舞種與發展為何,共通點皆為:專心一致,長期且持續為著舞蹈而努力而創造。
  
  這本書上寫得都是那些檯面上的人,卻讓我愈來愈想知道那些各式各樣且未必能為人所知曉的「舞蹈從業人員」,又是如何參與著台灣舞蹈發展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