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細雨連綿,讓人暗自在心裡祈禱,希望不要因為這場雨,又讓台灣某處成了「災區」。
台灣民族誌影展的活動就在這幾天。
這個週末,前往西門町,一共看了六支民族誌記錄片,算休息,也算充電。
在我年輕時,很可能會熱血用功地從第一部片看到最後一部。但我畢竟是老了,去看民族誌影展,雖說是充電,但同時也是休息,想給自己在看完一部片之後,多些消化吸收的時間,便只挑了幾場來看。
有些紀錄片的故事描述手法相當成功,活似一部劇情片!有些呈現手法較具「實驗性質」的鏡頭,例如晃動過多且太過模糊不清的畫面,配上單調的聲音,對我來說,還是具有「催眠」效果啦,呵呵!
這回有些訝異地發現,來看影展的人還真不少哩!
觀眾群裡,也發現了幾張熟悉的臉,雲林鄉親Soli 與筱雯,文山實驗班新同學等等。
若該片導演出席,放映之後,往往有一簡短座談。
聽著問與答,不禁有個粗淺印象:學者較重視紀錄片主題裡的「知識」部分,而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似乎更著重「故事」、「感受」、「生活」與「生命觀」。
而或許是源自於自身過去一些經驗,看片子時,我對導演的拍攝與鋪陳手法格外敏感,會特別注意片子所呈現的「真實」究竟有幾分?或者這部紀錄片其實是導演將現實中的真實生命故事任意裁減、拼湊甚至扭曲,去說導演自己想說的故事?在呈現手法上,被拍攝者的感受與生命故事,是否得到充分且應得的尊重?
也就是說,我會在乎所謂「記錄片拍攝倫理」的問題。
這回影展主題是「身體與靈魂」,所觀看的這幾部片突然讓我覺得這個主題似乎可以無限延伸,包括儀式、醫療、喪葬、服飾、紋面、生育與婚姻制度及文化傳承等等。
今晚看的最後一部片是【沙漠新娘】(Desert Brides ,Ada Ushpiz/ 2008/ 86’/ Israel/ Betacam)。
很精彩也很真實的一部片。
電影裡的配樂,對我而言,早已是耳熟能詳的音樂曲風。
紀錄片快結尾時,看著螢幕上數張憂傷無奈的以色列貝都因女性臉孔,耳朵突然聽出那段配樂裡的節拍,一個以前老師教過,但我永遠打不好的拍子。這是我第一次發現原來這個拍子可以這麼美,這麼豐富細緻且有力,這麼充滿難以言說的人間滋味。
突然很想好好地練鼓。
5 則留言:
當沙漠新娘片尾的鼓聲響起...
咦~~那幾個基本節奏,不就是暑期工作坊的經典音樂之一
還以為你馬上可以來點..即興...
奇怪,貝都因太現代化嗎?婚禮看不到傳統舞蹈
事實上,當我當場聽到音樂時,我是忍住了跳舞的衝動。畢竟我要是當場馬上來點即興,會被人家當作「起乩」,很可能還會有人過來跟我說:「小姐,拍謝,神靈附身的靈療早就演完了,這一齣不是演這個!」
對呀,我也蠻訝異片子裡的貝都因婚禮看起來好現代化喔!包括節慶音樂、婚禮禮服、舉辦的方式等等,好像看不到什麼傳統的影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剪進片子裡?還是沙漠之雄貝都因人,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西方化?
妳送的斗六柚子蠻好吃的,而且好像還真的愈小愈甜!
妳沒聽過,「小粒籽、大粒種」這句話嗎?
套用妳的身形來講,就是人小志氣高啦~~
看完沙漠新娘有點哀...,整部片的社會結構圍繞在"他嘛的"(有氣質的格允許這詞兒嗎)回教文化裡對"理所當然"男性權力進行批判!片中,許多眼神讓人感受到牽動....
但,文化可以這樣比較嗎?或,我們對於回教文化裡對於一夫多妻的文化脈絡到底有多少瞭解咧?
奇也怪也!
這樣的生命經驗會體現在女性的舞蹈中?
忘了講了,妳的那些問題跟我老師之前講的紀錄片問題..還真像...
我們對伊斯蘭社會文化本來就所知甚少,面對所有具有批判性觀點的文化詮釋或展現,或許保留一些距離地觀看,會較好些。只是在看【沙漠新娘】時,我反倒比較不覺得有看到導演自己的很明顯的觀點,導演的處理手法比較是把不同立場下的人的感受與角度並列出來,例如「大老婆」與「二奶」共同的痛苦與寂寞等等。
有些心情,以及那些牽動人心的眼神,似乎無須套用「一夫多妻」制度,同樣可以理解,例如情婦、第三者、丈夫外遇的妻子、被劈腿的男男女女等,只是在那樣的社會制度之下,男人娶數個老婆是被允許,甚至是被家族所鼓勵的。
至於女性舞蹈是否也會反應出這樣的社會制度?
坦白說,我也不清楚。
就只是想像著,當人只得獨自承受著難以向他人言說的苦痛時,或許也就有了跳舞的渴望與需求,就是單純地站起身來,跳舞。
「記錄片拍攝倫理」喔?
我相信這是所有唸過「影像人類學」的人的必修功課吧!
只是,將攝影機拿在手上的人們,包括導演與人類學者與所有男男女女,又真的有多少人能讓攝影機不成為掠取影像與生命故事的工具,還能去體諒甚至貼進被拍攝者的心?
說這話,我可是有著切身之痛的!
下回再私下跟妳說這事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