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8/2009

讀《德黑蘭的囚徒》

  颱風天裡,讀完了《德黑蘭的囚徒》(Marina Nemat 著,郭寶蓮譯,商周出版,2007年)。
  雖說這本書是作者Marina Nemat依據自己曾被關在伊朗德黑蘭艾文監獄的親身經歷而寫成的自傳,然而我仍不時且不自覺將這本書當成小說在閱讀。
  這本書以倒敘的手法寫起,回顧作者在伊朗的童年,不時穿插在監獄中的生活,藉由時間上的交錯,對照入獄前後的生活,讓整個故事更顯鮮明立體,也對於入獄一事對作者的影響,有了更深刻的領會。
  正如胡晴舫在書裡專文推薦〈誰的歷史,誰的記憶〉裡所說:
  「然而,當西方社會歡迎這類所謂海外流亡人士的作品,為他們開啟一扇窗得以一窺神秘的伊斯蘭社會時,同樣是從何梅尼政權逃出來的伊朗流亡者卻有不同聲音。……,一些人就跳出來公開指責她美化了獄中的回憶。……他們懷疑瑪莉娜是否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即被綁架的肉票彷彿被催眠般深深戀上自己的綁架者。」畢竟,如果瑪莉娜這個故事是小說也就算了,「但因為瑪莉娜堅持要說出她真實的故事,以記錄當時那些人的經歷,所以他們不得不對此斤斤計較。他們堅持,如果要說那個時代的故事,那麼,由誰來說,怎麼說,就變得非常重要。」(p.6-7)
  閱讀的時候,我心裡同樣有著類似的懷疑,除了有些情節非常戲劇性,到了難以別其真偽的程度,她在艾文獄中因阿里的愛而得到的特殊待遇,同樣讓人有些難以置信。
  此外,一個小小的疑問同樣在於,書中97至100頁,當年已六十幾歲的潔妮雅阿姨提醒瑪莉娜勿涉入政治革命時,竟穿著粉紅色棉質蕾絲睡衣,坐在筆記型電腦前打字。而我實在不確定,當時年代為1978年,筆記型電腦已經誕生了嗎?又已經普及到可以讓一位德黑蘭老太太都能運用自如的程度了嗎?
  然而但我相信這本書所描述的大部份故事皆屬實,包括作者在獄中所看到的人事物,出獄前後,伊朗在政治與宗教上的變化,尤其是曾在艾文監獄裡度過兩年多的時光,這段經歷對她造成決定性且永無法抹滅的影響。
  書裡故事雖曲折起伏如小說,然而Marina Nemat並未使用誇張華麗的文字,而是以娟秀細緻的手法娓娓道來,打動人的,使人有所感的,是那當中很真實深刻的生命經歷,以及她在過程中,在內心不斷盤旋,對人生與現況的各種疑問。
  
  這本書的誕生,彷彿也因著作者本身對「說」的需求,詳詳細細述說一個囚禁了她二十年的故事。
  入獄的那兩年多時間,接連發生太多事,徹底改變了她的一生。然而出獄後,周遭無人問及她在獄中經歷,因著人的自衛本能,「以為不去談論,假裝沒發生過,就能把這些事情忘掉。」
  不僅在德黑蘭如此,爾後即使她移民至加拿大,事隔多年,遇見同樣曾被關在艾文監獄的伊朗女性,發現傾訴談論那段經歷依舊是個禁忌。(p.17)
  「我以為回到家,一切就能回復到過往的簡單日子,但事實卻不然。我討厭週遭的沉默,我想要感覺被愛。愛,怎麼可能透過沉默傳達出來呢?沉默和黑暗太像了,黑暗是缺乏光,而沉默是缺乏聲音。在這種被遺忘的感覺中,怎麼可能邁步前進?」(p.291)
  基於訴說、與他人分享並聯結的需求,是而將自己的回憶錄付梓,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過去與未來:「我知道自己無法改變過去,但或許可以改變現在和未來。如果我們能了解那經常被遺忘、被忽略的過去,以及歷史的人性面,我們就能積極造成正面改變。懂得紀念,就能開始打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p.11)
  
  書裡以作者親身經歷為敘述主軸,同時也側寫了當時身邊人物的生命故事與伊朗政治歷經劇烈變革時代。
  這本書很「立體」,書裡每個人物皆性格分明,置入於那個特殊時代下來理解,似乎不難理解為何某些人選擇走上街頭支持何梅尼,又為何後來另外某些人反而成了何梅尼政權下的受害者。發出抗議之聲者的原由,與選擇保持沉默者的心情,同樣讓人可以心領神會。
  反抗者與革命者,在取得權位之後,反也成了專政者與壓迫者。這樣的故事,在人類歷史上,不斷輪番上演著。
  這本書讓讀者得以用更細緻的方式,體會政治迫害所帶來的沉默殺傷力。
  
  相信伊朗對於世界上多數人而言,向來是個神祕遙遠的國度。
  對這個國家與文化的認識,多半來自電視媒體,而往往在西方勢力主導下,關於伊朗的資訊往往是負面的:戰爭、獨裁、壓迫、宗教狂熱份子、……,甚至是美國前總統布希口中「邪惡的軸心」。
  在明白不可全信西方媒體詮釋下的阿拉伯與中東意象之後,我開始轉向藉由當地創作者的作品,試著從電影、音樂與文學等方式,來接近這個面貌多樣複雜的國度。這才發現,伊朗創作者人才濟濟,在電影方面的表現尤其突出,Mohsen Makhmalbaf與Abbas Kiarostami早已是眾人皆知的傑出導演,幾年前Mohsen Makhmalbaf的女兒Samira Makhmalbaf也成了優秀的女導演,開始嶄露頭角。
  在這些人的電影裡,觸動我最深的,往往是導演處理日常生活的旁支末節時,所流露的人文關懷與生命智慧。
  在伊朗創作者的電影與文學裡,依舊可感受政權壓迫的重量,與人在當中的不自由與無奈,卻同時可感受波斯古文明的魅力與當地人樸實自然的生活態度。偶爾當有機會聆聽所謂「波斯音樂」時,又是多麼難以將那細緻優揚的音樂與那此時政教紛爭不斷的伊朗現況連結在一塊。
  或許所有的藝術作品都只是現實的再現,不過是人世與歷史這塊大拼圖上,微小的一隅,甚至只是清晨空中飛揚的浮塵微粒,因陽光的折射而閃閃發光。
  閱讀此書,邊聽著中亞民族音樂裡的吟唱,突然想著,有時民間樂舞的發生,是因著首先有了開口吟唱與起身而舞的需求,是因「內心先有所感」爾後有所行動地將內心情感轉化成音樂歌舞等形式而做表達。無論音調色澤優雅圓潤或粗獷豪邁,動人的,往往是那份真心而起、有感而發的情感哪!
  尤其是在一些訴說民族無奈憂傷命運的曲子時,即便那是非屬自身的歷史淵源,亦不懂其語言文字,仍因音樂當中的深痛哀愁而徹底地被打動。
  
  不說了,我要看書去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