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010

讀《鱷魚的黃眼睛》

  Katherine Pancol《鱷魚的黃眼睛》Les yeux jaunes des crocodiles,商周出版,2009年)是本頁數頗多的長篇小說,但故事鋪陳得精采有趣,讓人很快就把書給看完了。
  四十歲的主人翁約瑟芬,外貌平凡,是位專攻十二世紀法國史的國家級研究員,面臨丈夫外遇且帶著情婦前往非洲養鱷魚,她不僅被迫一個人扶養兩個女兒,且還背負著為丈夫做保而來的債務。
  而她那聰明美麗的姐姐艾麗絲,則嫁給了富裕成功的律師,過著衣食闊綽的生活,卻因活在他人目光之下,過得並不快樂。
  在債務壓迫與姐姐要求之下,約瑟芬替姐姐代筆,開始動手寫一本以十二世紀法國為背景的小說,不料從此一砲而紅……。
  
  作者Katherine Pancol相當擅於說故事,此書由數條敘事軸線交織而成,劇情可謂高潮起伏,不到最後,難以逆料書裡各個人物的結局。多數劇情還算合理,由於故事發生場景之一在巴黎,多少讓我回憶起過往在那兒生活的熟悉感觸。再提到如何藉由媒體包裝、炒熱話題與上電視節目來為書做行銷時,讓人幾乎可具體想像那會是個什麼樣的場景。
  讓人羨慕的是,書中的法國出版社還可期望出了一本暢銷好書來大賺一筆,有眼光的書商,一聽到艾麗絲描繪的作品如此迷人,甚至在書尚未成形之前,便先給一半書款。這在書市長期低迷,甚至在較偏遠鄉鎮再也找不到書店的台灣,幾乎是完全難以想像的夢幻場景。
  然而愈到最後結尾,故事卻開始牽強草率了起來,例如約瑟芬的繼父如何成功地讓她母親再也無法瓜分他的財產,繼父的情婦若西亞娜成功懷孕,前夫安東尼的結局,鄰居雪麗的神祕身世,以及世人如何知道那本暢銷書出自約瑟芬之手而非她姐姐等……。
  彷彿作者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為開頭成功引人入勝的離奇故事做個結尾,只好讓想像力無限蔓延地為書中人物的命運隨意找個落腳處。
  
  作者Katherine Pancol鋪陳故事的功力讓人相當激賞,在關於收入優渥卻孤單寂寞的高薪女性,如何搶購折價名牌服飾的描述,亦絲絲入扣。她相當成功地塑造了制式刻板的布爾喬亞女性意象,而約瑟芬那美麗驕縱到近乎現實冷血的大女兒,奧恬絲的行為與想法,也頗為貼近時下一些年輕人的作為與價值。
  然而最難以說服我的,恰恰是Katherine Pancol關於主人翁約瑟芬的性格塑造。約瑟芬之為 CNRS 研究員,這是多麼令人尊敬的工作呀!然而在約瑟芬母親與姐姐眼裡,CNRS 研究員的身分近乎一文不值,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而約瑟芬呢,從她的行為與抉擇,難以看出符合「CNRS 研究員」這個身分之處,除了對十二世紀法國史如數家珍且對文字掌握力極佳。約瑟芬懦弱、被動與浪漫的性格似乎遠勝研究員該有的嚴謹理性,彷彿Katherine Pancol只是用「CNRS 研究員」這個身分,來突顯約瑟芬的黯淡乏味與缺乏自信。
  然而就我個人所見過的法國研究員,個個幾乎皆可堪稱「人中龍鳳」,優秀聰明自不在話下,博學多聞、治學嚴謹且迷人風趣者,更不在少數。這是一群樂在鑽研高深學問的高級知識份子,在他們身上,往往有著一股濃厚的人文氣息。然而這樣的性格特質,卻似乎不見於約瑟芬身上。
  仔細回想,書中似乎並無哪個人物能夠讓我對她/他產生全然的同理心或角色認同,也並未因為閱讀此書,而對人生、世事或自己多些了解收穫,就只是單純地享受閱讀有趣故事的過程裡吧!
  
  讓我較想特別記下的,倒是作者Katherine Pancol(與書中人物約瑟芬)的寫作方式。
  Katherine Pancol的《鱷魚的黃眼睛》,是部「有所本」的小說。
  在【中文版序】裡,Katherine Pancol寫道,某日她在《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裡讀到一篇文章,描述一個到中國養殖鱷魚的美國人的不幸遭遇。這個故事對她而言,「是極美的隱喻,是一個對生活、對人際關係的殘酷性,以及對萬能的金錢的隱喻。」也因此她發現了書名——《鱷魚的黃眼睛》。
  作者喜歡從真人真事中汲取寫作靈感,揉合現實與虛構。她引用契訶夫的話:「一個作家有權利,甚至有義務,以生活提供給他的事件來豐富他的作品。如果沒有現實與虛構之間這種永恆的相互滲透、參差對照,文學就會死於貧瘠。」
  確實,生活中的大小事物與相遇的人,在作家敏銳觀察、豐富想像力與優美文采之下,現實與虛構之間,鋪陳出更接近真實也更動人的故事。
  但我總覺這樣的觀點,尚需加上小小的註腳──沒有任何人的生活,理應為創作者服務,或理所當然地就該提供給作家當寫作題材。當創作題材涉及他人真實生命經驗時,依舊需要一定程度以上的改寫甚至形變,避免無意間讓小說創作成了揭露他人隱私的文字。
  此外,也有像大江健三郎這等,喜歡寫虛構的東西,期待完全依靠想像力創作,甚至公開承認「我的小說都只是虛構而已」的作家(見大江健三郎《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麥田出版,2009年。
  
  這本小說裡,尚有「書中之書」──姐姐艾麗絲委託約瑟芬代筆的歷史小說,《一個如此卑微的女王》。
  這本小說以十二世紀的法國為背景,剛開始書寫時,約瑟芬苦思不著靈感,在廚房裡邊做菜,邊想著:「一個作家不需要聰明絕頂,他只要把自身的感覺表達出來,找到詞語以包裹激情,我希望把信寫給誰呢?用寫作去誘惑,誘惑一個男人,我不想誘惑任何人,這就是問題所在,我覺得自己醜陋、臃腫,儘管事實上我比以前瘦了……」(p.227)
  幾番思量,她慢慢構想出女主角性格,在鄰居雪麗前來串門子時,恰巧描述她剛看的一部電影《傻女十八變》( What a way to go )的情節,竟意外地給了約瑟芬靈感。慢慢地,約瑟芬給女主角找到名字:芙洛林娜。
  芙洛林娜某些性格與追求是約瑟芬自己的寫照,但某些部分則是約瑟芬渴求的那些特質。構思人物時,約瑟芬自然將身邊人物給寫了進去,驕縱美麗的大女兒成了書中一位小公主,而芙洛林娜的第二位丈夫吟遊詩人裡,則有約瑟芬暗戀的一位陌生男子的影子……。也因為約瑟芬以生活中身邊人物為素材,做為塑造小說角色的依據,拉近了十二世紀法國與現今的距離,讓讀者閱讀小說時,不覺那是年代久遠的故事,卻能起著共鳴。
  藉由書寫這本小說的過程,約瑟芬開始睜大眼,以嶄新眼光,更細緻地觀察周遭生活,甚至為了對生活有更豐富不同的經驗,突破性地做了先前未有的新嘗試,包括與男人約會、看電影。芙洛林娜父母親形象與性格的塑造,是以約瑟芬親身父母為本,書寫竟讓約瑟芬回想起深埋在記憶底層的生命挫傷,因而解開了某個心結。
  藉由書寫《一個如此卑微的女王》,約瑟芬所「賺」到的,不僅是豐厚稿費,更是自信,是書寫潛力的開發,是嶄新的自己與生命觀。
  而我不免也好奇地想著,約瑟芬寫作小說的方式,會不會正是作者Katherine Pancol自己的呢?
  
  巧的是,約瑟芬、姐姐艾麗絲與繼父的情婦若西亞娜,這三個書中主要女性人物年齡相差無幾,年齡皆在四十上下,約瑟芬剛好四十,艾麗絲四十出頭,而若西亞娜三十好幾將近四十。
  面對四十關卡,這三位女性或多或少,正面或間接地面對年齡的衝擊,害怕青春不再,必須面對孤獨與年老的艾麗絲,丈夫奔向另個年輕女子的約瑟芬,以及害怕自己無法成功懷孕的若西亞娜。
  歲月考驗著身體,以青春,以生育。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分析的好透澈~
謝謝你的書評

天堂島嶼 提到...

迷有啦!這不算書評,
只是我個人的讀書心得粗淺隨手記,
講"書評",太沉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