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10

讀《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


  基於近來渴望閱讀「好故事」的需求,也因對主題感興趣,拿起挪威戰地記者兼作家Asne Seierstad的《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陳邕譯,網路與書出版,2007年)。
  書中故事極為精采,讓人一拿起書,忍不住一頁又一頁地翻閱下去
  原書名為【The Bookseller of Kabul】,出版社(或翻譯者)將之譯為《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似乎頗為恰當,因此書所描述的故事,以喀布爾書商蘇爾坦為起始點,然而故事軸線涉及他身邊的女人們,與男人。
  
  每回與阿富汗或喀布爾相關的書籍,似乎不離戰火、政治、宗教與性別壓迫等人間慘境,無奈這樣的描述似乎不脫離現實。
  當我一看到作者為西方白人女性,剛開始閱讀她筆下描述的阿富汗情境時,確實自主性地保持距離,作者畢竟是「他者」,書寫時,很難不是西方觀點詮釋下的阿富汗。
  然而隨著書頁翩翩翻去,我很快被拉入書中故事,開始被作者說服,開始與書中各個人物的生命歷程而跟著一同歡喜憂傷。
  
  故事起始點是一位喀布爾書商,蘇爾坦,他深愛阿富汗文明歷史,不畏強權欺壓地以賣書為業,然而卻又極度重利(難道「重利」果真是商人性格?),甚至剝奪自己親生兒子上學的權利,要他們幫忙照料書店生意。蘇爾坦雖然嚮往西方的自由開明,本身卻懷抱著男權至上的專制思想。
  剛開始,讀著蘇爾坦對書本與阿富汗的愛,自然把他想像成令人尊敬且有為有守的文化知識分子,然而讀到後來,發現他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而毫不留情地欺壓剝削他人(包括家人與窮人),心裡不禁開始恨起他來。
  除了書商蘇爾坦,故事亦圍繞著家族中的女子:他剛娶進的十六歲新娘桑雅(此時蘇爾坦已五十幾歲)、大妻子沙理法、弟弟尤努斯、妹妹夏其拉與蕾拉、兒子曼蘇爾與法佐等等。
  這本書好看,因為作者用幾則貼近喀布爾日常生活的小故事,刻劃出生活於當代阿富汗中的小人物,因為書中所牽連的,不只是書商蘇爾坦一個人或一家人的故事,更是歷經幾十年戰火荼毒與塔理班政權壓迫下,此時的阿富汗。
  由喀布爾書商蘇爾坦牽連而出的人物,一個人物,是一條線,最遠的線,延伸至在巴基斯坦生活的阿富汗難民,最長的線,牽動與蘇俄入侵者打仗的阿富汗游擊隊。線線條條交織,織成一張錯縱複雜的阿富汗地毯。
  
  書中無處不可見「壓迫」,來自政權、官僚、經濟、宗教、性別與家族中的位階。被壓迫著的人們,苟延殘喘地努力活下去,卻難見翻身的一天;而壓迫他人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毫不留情地使盡各種方法,鞏固其權利與地位。社會制度,往往站在既得利益者那方說話,而在這當中最被壓迫者,女人與窮人,卻連奢望自由與幸福都不敢。
  我對性別壓迫尤其敏感。
  只覺書中阿富汗女人的「相對幸福」,似乎總來自男人施捨,那是在「家族」這個堅不可摧的圈籠內,僥倖獲得安穩的情況下,相較於那些失婚、喪偶或飽受貧窮所苦的女性,相對較「富裕幸福」式的幸福。這樣的「幸福」,取決於偶然、他人與大環境,然而個人意志、喜好與選擇,在這當中,毫無置喙的餘地。
  然而在我而言,只要「幸福」並非出自清醒意識、自我覺察與自主性決定,就不夠「清明道地且充滿力道」。充其量,只是偶然與僥倖的產品而已。
  
  
  
  
  
  
  

沒有留言: